來源:幼教網 2018-03-05 10:51:32
2、出示教材上的主題圖。(植樹的情境)從這個畫面中你看到些什么?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估計學生會提出:(1)這兩個年級一共植樹多少棵? (2)四年級比三年級多植樹多少棵? (3)三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4)四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 老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列式寫在黑板上, (板書:三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四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 42÷2;52÷2。) 計算“42÷2”可不象上面的加減法那么簡單,也比前面學過的除法難一些。請同學先獨立思考一下解決的方法,并把想法在小組中相互交流,共同來探討解決的方法。
【從學生的基礎出發(fā),放手讓學生主動的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把學生推向主體地位。】
。ǘ⑿〗M合作。探究筆算方法
1.探索解決“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的方法。
2.師生交流筆算過程。 (1)用口算(40÷2=20,2÷2=1, 20+l=21。) (2)用擺小棒的方法得到結果的(先把每捆10根的4捆小棒分成了兩份,再把剩余的2根分成了兩份,和原來的兩捆合在一起。) (3)嘗試著用豎式的方法來計算的。 教師肯定學生的方法并指出本節(jié)課要重點研究筆算除法。(板書課題:筆算除法)
3.展現42÷2筆算過程。
教師邊講解邊結合分小棒的過程完成豎式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在學生探索的基礎上,再現分小棒的過程。師生共同完成豎式。理順思路,幫助學生理解筆算過程!
3.放手讓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解決“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 (1)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教師巡回指導。 (2)在學生匯報交流的基礎上,呈現解決問題的過程。 (3)52÷2和42÷2的豎式比較,有什么不同?
【放手讓學生進一步探索,以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形式完成“任務”。首先,讓學生獨立完成豎式。接著,師生共同梳理筆算過程。最后,與42÷2進行比較。通過比較,突出“被除數十位上有余數”的情況,使學生初步形成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基本筆算方法。這樣學生是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之中!
。ㄈ⿲嵺`與應用
1.基礎練習
2.檢查對錯。
3.設計活動(教材練習四第3題)
【練習設計目的性強,富有層次性,同時又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結合、自主設計的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動腦思考、動手畫、認真計算,在設計中感受圖形的變換美。體驗圖形、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課堂總結 談收獲與體會
總之,整節(jié)課,從植樹節(jié)、植樹活動開始,到布置學校的設計活動,圍繞著學生的學習展開了一系列活動。學生經歷探索,運用除法筆算方法的全過程,主動構建知識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