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2-26 17:10:38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長春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自信第一課》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內(nèi)容。
2.學習作者從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這幾個方面來具體描寫人物的方法。
3.通過閱讀課文,體會為什么這是帶給畢淑敏自信的第一課,體會作者對老先生的感激和尊敬之情。
教材特點:
這篇文章作者通過回憶自己在新疆軍區(qū)醫(yī)學校學習時的一次臨床考試中,一 位最著名的內(nèi)科主任認真地聽取了她的不同意見,給她該了分數(shù),并表揚了她終于病情和病人的精神,使作者大受感動,也對自己有了更多的信任。文章塑造了一個治學嚴謹?shù)睦舷壬蜗螅淼搅俗髡邔λ母屑ず妥鹁粗。課文語言平實,主要從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這幾個方面來具體描寫人物,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范例。
教學重點:
通過文中對老先生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描寫,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作者對他的感激之情。
教學難點:
通過文中對老先生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描寫,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作者對他的感激和尊敬之情。
教學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新詞,大體了解課課文內(nèi)容。
教學突破點:
本文篇幅較長,可在默讀的基礎上,著重畫出作者對老先生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段落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內(nèi)容,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簡單介紹畢淑敏的情況。 (畢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學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學院附屬學校。1969年入伍,在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喀喇昆侖山交匯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隊當兵。1980年轉業(yè)回北京。 從事醫(yī)學工作20年后,開始專業(yè)寫作,共發(fā)表作品200萬字。曾獲莊重文文學、小說月報第四、五、六屆百花獎、當代文學獎、陳伯吹文學大獎、北京文學獎、昆文學獎、解放軍文藝獎、青年文學獎、臺灣第16屆中國時報文學獎、臺灣第17屆聯(lián)報文學獎等各種文學獎30余次。國家一級作家。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北師大文學碩士。)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并思考,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匯報初讀結果,學習生字
1.認讀生字 (校正字音。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中,“鈍”“滄”“涕”“菌”“錐”“苛”“誨”這7個字都是形聲字,但是認讀都有一定難度,在認讀的過程中要注意讀準字音。“菌”不能讀成“jǔn”,“苛”不能讀成“kě”,“誨”不能讀成“huǐ”。“纖”是個多音字,在本課讀“xiān”。)
2.學生講生字老師補充,檢查預習成果。 (重點解釋一些詞語的意思。本課要求會寫的字中,“恩”和“思”、“衷”和“衰”“哀”、“誨”和“悔”等容易混淆,要注意區(qū)別;“冤”字是上下結構,下邊是個“兔”字,別丟掉最后一筆“點”。)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