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2-24 16:02:04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北京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烏塔》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材簡析:
《烏塔》是語文第9冊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寫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表現(xiàn)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本文語言通俗簡潔,尤其通過對話的形式凸顯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從而使人物鮮活的形象躍然紙上。
學生分析:
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這對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谶@種想法,學生必會以獨特的思維,以贊揚或批評的態(tài)度來閱讀這篇課文。
教學準備:
搜集、查閱國內外歷史上獨立自主、有個性的名人故事。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聯(lián)系課文重點詞句,學習烏塔為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
2、通過辯論的形式,提出自己的閱讀見解,在積累語言的基礎上,活用語言,達到語言的有效積淀。
教學過程:
一、在對比中反思
1、自讀課文,提出要求。
。1) 默讀閱讀提示。
(2)認真讀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理清課文的條理。
2、交流、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快讀課文,討論:烏塔是個什么樣的小姑娘?
。ㄈ纾鹤岳砟芰姟⑸罱(jīng)驗豐富、熱情活潑、生存能力強、有責任感等)
4、細讀課文,圈圈畫畫,你從哪里感受到了烏塔的獨立與自主?
A 、在品味語言中凸顯小女孩性格特點。
著重通過研讀8、9自然段中烏塔的語言來感受小女孩的獨立自強。烏塔的話不多,但是邏輯嚴謹,條理清楚,觀點鮮明,特別是她只有14歲就能對生活的問題進行理性的思考,并能切中要害,充分體現(xiàn)她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獨立。
B、在行為對比中突出小女孩性格特點。
一是烏塔的行為與作者行為的對比:作者的“筋疲力盡”、“匆匆洗漱”和烏塔的“愜意地趴在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進行對比。
二是烏塔的行為與中國孩子的對比:中國孩子的電視、圖書、游樂園和烏塔的獨自大游歐洲一定能激起學生心靈的碰撞,在對比中重點突出烏塔的獨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對于略讀課文,要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同時承擔起進行單元訓練的任務。因此,首先讓學生充分地閱讀課文,總體理解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聯(lián)系自己的行為與烏塔進行對比,通過品味烏塔的語言感受她的獨立自主與堅持不懈,使小烏塔獨立自主的形象在學生的心中逐漸凸顯。
二、在辯論中提升
1、在讀懂課文,理解烏塔的獨立意識和自主能力之后,讓學生就學習課文中產生的問題和想法談談自己的見解,重點圍繞這一中心問題展開:烏塔的說法和做法對不對?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