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2-24 15:41:55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魯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內(nèi)容分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蘇軾寫的,描寫了杭州西湖的美麗姿態(tài)。詩的前兩句描繪了西湖水光山色的雄姿雨態(tài),抓住了晴轉雨的變化,寫出了晴景和雨景,從不同角度描繪了西湖奇妙多姿的景色。后兩句詩人用一個貼切的比喻描繪西湖之美,神奇的比喻給人以深深的聯(lián)想空間,這妙手偶得的神來之筆,具有超越時間的藝術生命力。
本詩語意淺近,詩意深遠,含蘊有味,是適合兒童背誦的好詩。
[學習者分析]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有感情朗讀課文以及基本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能力,他們的記憶力和想象力也正在逐步發(fā)展,書面表達能力仍需要進一步培養(yǎng)、提高。
[教學目標]
1.認識“瀲、滟、亦、妝、抹”等生字,理解“瀲滟、空蒙、欲把、淡妝濃抹、相宜”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并能夠背誦下來。
3.理解詩句的意思,能體會到詩人所描繪的意境。
4.在學習中感受西湖的美麗,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朗讀古詩,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決措施:通過學生自由朗讀古詩,教師引導細讀、分析古詩和讀重點詞語等措施,使學生熟悉詩句,進而體會古詩表達的思想感情,以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設計思路]
本詩的教學設計內(nèi)容主要分為六部分:1.激情導入,揭示課題。主要是通過一首優(yōu)美的歌曲和一段西湖的錄象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順理成章地導入課文。2.整體感知,初讀課文。通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和小組討論,初步了解古詩的內(nèi)容,并且關注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詞。3.分析古詩,領悟意境。在教師的指導下,仔細品味古詩,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促進學生對古詩的理解。4.品讀古詩,開闊視野。朗讀老師推薦的古詩,提高學生的賞析能力。5.片斷練習,激發(fā)情感。通過觀看優(yōu)美的風景錄象,再加上課堂練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6.布置作業(yè),鞏固提高。
[設計理念]
通過朗讀,品味詩句語言的優(yōu)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用討論法先讓學生自學古詩,然后用引讀法教學,教師在教學中加入一些說明、描述、想象性的語言,用以填補課文內(nèi)容跳躍中情與景的空白,然后引出學生對課文的接讀,促進學生對古詩的理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