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1-04 14:55:37
6、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意思,教師及時進行幫助指導)
昨日入城市:一個從事養(yǎng)蠶紡織勞動的婦人到集市上去了一趟,
歸來淚滿巾:回來后,淚水浸滿了衣襟。
遍身羅綺者:那些穿著綾羅綢緞的人,
不是養(yǎng)蠶人:不是養(yǎng)蠶織布的勞動者。
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全詩的意思。(先自己說一說,遇到問題主動與同學交換意見,或者向教師請教。)
7、讓學生說說全詩的意思,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開展相互間的評價,及時補充,形成生生互動的氛圍)。
(四)指導朗讀
1、聽配樂朗讀,然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yǎng)蠶人。
2、與小組成員一起進行朗讀練習,相互評議,推選一名同學參加班級展示。
3、小組選派代表在全班參加競賽,而后評議出最佳選手。
4、全體同學伴著音樂進行朗讀。
三、練習鞏固
1、練習按照田字格書寫漢字。
淚:左窄右寬, 左右高低基本一樣。
滿:左窄右寬, 左右高低一樣。
者:第三筆撇要長一些,蓋住下面的"日"。
歸:左窄右寬,左邊高而長,第一筆是小豎。
2、抄寫下面詞語。
蠶婦養(yǎng)蠶昨日歸來遍身
3、背誦古詩(自己先練習,而后匯報。)
四、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五、布置作業(yè)
1、在生字本上抄寫難字。
2、背誦古詩,同學間相互評分,記錄在書上。
點評: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承認差異,尊重差異,教學不但要掌握全體學生發(fā)展的共同特點,而且要熟悉學生發(fā)展中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才能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擴大發(fā)展的局面。教學是師生間的教和學的雙向活動,教師的教學對象是學生,因此對學生的學情要有充分地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本教學中,我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自學為重點,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領會詩中的意思,再通過交流來鞏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