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1-03 14:23:49
幼教網(wǎng)整理了2018滬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王維少年時期寫下的一首名詩。詩以樸質無華的語言,渾然天成的結構,深厚真切地道出了客居他鄉(xiāng)親人別離的思念之苦。從體驗詩歌情感感悟詩歌意蘊的高度出發(fā),筆者以一首自創(chuàng)的仿古詩與之進行比較性閱讀組織教學,學生參與熱情高,理解體會深。尤其可喜的是,學生根據(jù)本詩仿寫的“憶親詩”,辭由情發(fā),情應景生,頗有可圈可點之處!
(一)揭示課題,誦讀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先請大家讀讀詩的題目。
。▽W生多次反復地朗讀詩題)
師:讀了題目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詩人在“憶山東兄弟”。
生:我知道了詩人是在九月九日回憶他的山東兄弟。
師:根據(jù)你的感覺,你覺得題目中,哪一個字最深深地表現(xiàn)出了詩人的一種感情?
生(不由自主地齊聲說):“憶”!
師:“憶”是一種怎么樣的感覺?
生:想。
生:思念。
師:說得多好哪!那你們是在什么時候才會想、才會思念你的親人?
生:晚上睡覺的時候。(我校的學生多為住校生。筆者注)
生:吃晚飯的時候。
師:對!思念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哪!大家能不能把這種“思念”的感覺讀出來、背出來?
。▽W生再次朗讀、背誦詩歌題目,語調緩慢、低沉,強調出一個“憶”字: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ㄔu析:兒童是文章的閱讀者,對文本內容的好奇和感興趣是兒童閱讀活動的重要起點。初次的讀,一方面要激發(fā)兒童的閱讀好奇心,另一方面,又要通過初讀讓兒童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本課的初讀,落點為“詩題”。詩題,乃是詩之眼。“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寥寥數(shù)字,而詩文內容盡現(xiàn),詩人情感全出!學生由淺入深地誦讀詩題,不僅能了解到詩歌的大致內容,更能從中感受到詩歌所蘊涵著的淡淡傷感和離別相思之苦,從而有利于對詩文的理解和感悟。)
。ǘ┏踝x感知,質疑。
師:現(xiàn)在,請大家讀一讀這首古詩,要大聲地把你的感覺讀出來!
。▽W生自由朗讀后,再請幾名學生讀一讀,著重指導學生注意體驗詩句的節(jié)奏)
師:讀了以后,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茱萸”是什么意思?
生:“遙知”是什么意思?
生:為什么詩人要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師(滿臉喜悅地大聲宣布):大家注意,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
生:“佳節(jié)”是指什么?
生:“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是什么意思?
生:為什么要讀成“bèi”思親,而不是“péi”思親?
師:你讀“每逢佳節(jié)bèi思親”,你爸爸媽媽就聽得懂;你讀“每逢佳節(jié)péi思親”,你爸爸媽媽就聽不懂。明白嗎?(該生點點頭)。
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是什么意思?
師:剛才大家提了很多有意義的問題。何老師相信,只要大家有滋有味地把這首古詩多讀幾遍,你們提出的問題,你們自己一定能解決!想再讀讀這首詩嗎?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