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國外教育 > 正文

震驚中國父母的外國孩子餐桌教育,值得反思

來源:幼教網(wǎng)整理 2017-12-27 16:10:08

說兩句

  作為有傳統(tǒng)美德的中國,現(xiàn)在孩子教育成這樣,到底是誰之過?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

  中國的父母在飯桌上的表現(xiàn)如同服務員,如果家中有老人,那么老人更像是“海底撈火鍋店”的服務員,我們曾經(jīng)看過許多這樣的場景:老人用顫抖的雙手捧著碗端到桌上,一遍又一遍呼喚著孩子吃飯;父母端著碗追趕著孩子;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在飯桌上督促孩子多吃。然而,中國孩子鮮有感恩的表情,有的更多的是不耐煩,覺得這些得到的是應該的。中國孩子對這些已經(jīng)認為理所當然甚至是麻木不仁。

  飯桌上的韓國孩子

  韓國的父母在飯桌上的表現(xiàn)像是長者。在家中年紀最小的孩子,每次吃飯前,都要忙忙碌碌地按從老及幼的順序給屋內的人盛飯端飯?zhí)盹,完畢,還得目不斜視,正襟危坐,恭恭敬敬地對飯桌上的長輩們說:“謝謝你們給了我這么一頓豐盛的飯菜!”韓國的孩子吃飯時是一種感恩的表情。

  飯桌上的美國孩子

  美國的父母在飯桌上的表現(xiàn)像是朋友。在孩子能拿得動勺子時,父母就不會再給孩子喂飯。孩子喜歡吃什么,美國父母只是提出建議,至于最終孩子是喜歡是肉還是吃蔬菜,美國父母是從來不管的,孩子吃多少飯,父母更不愿意再管。因為在美國的眼里,孩子已經(jīng)開始可以為自己負責了,他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結果,美國的孩子吃飯時表現(xiàn)的是一種獨立的品格。

  小編并不認為中國孩子應當如韓國或美國孩子那樣的吃飯,而我想說的是,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飯桌等生活行為上的教化。

  韓國的家庭在飯桌上是在通過氛圍來教化孩子,讓孩子不知不覺中懂得感恩;美國的家庭在飯桌也是通過習慣來教化孩子,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學會獨立和承擔責任。

  而中國許多家庭在飯桌上缺乏的是對孩子的“教化”。我們在飯桌上只是關注孩子是否吃飽吃好。恰恰是這種沒有教化的“教化”,正在傳送給孩子是一種錯誤的信號:因為你是孩子,所以我們必須無條件為你服務。結果,孩子認為家長這樣做是天經(jīng)地義的。

  但我們卻忽視本可以告訴孩子的:我們給你的愛是讓你知道,你要學會回報他人,學會愛他人。結果,在這種沒有教化的“教化”下的孩子,當他們長大后,他們除了認為你父母應該做的之外,滿眼都是父母的錯:自己沒有找到好工作,是父母的錯;自己沒有房子住,是父母的錯;自己沒有找到媳婦,是父母的錯……他們長大后想起來的都是種種父母的不是。當他長大后,對父母頤指氣使時,我們應該怨的是他,還是怨我們不夠智慧的教育呢?

  養(yǎng)成教育真的很重要。為什么中國父母這么累,其實大都是當父母的自己給自己添加的枷鎖。跟大家分享另外一篇文章,同樣也是談論的這個話題,或許可以給大家更多的警醒。

  美國孩子的餐桌教育

  第一次在美國朋友家就餐,我驚呆了。朋友家一歲半的孩子,自己坐在餐椅上,從頭到尾,自己吃完。盡管他拿勺子的動作還很笨拙,但是他不慌不忙的,一勺一勺地吃得很認真。掉在桌子上的飯粒,他很自然地用手撿起來吃掉。吃完時,他一邊把圍嘴解下來,一邊說:“我吃完了!”父母把他抱下餐椅,他端起碗,把碗里的剩飯倒進垃圾桶,再踮著腳尖把碗放進洗碗池。一切都是那么熟練和自然,一看就知道,他很早就養(yǎng)成了這個習慣。

  在美國,餐桌教育是育兒內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相比于中國人把喂飽孩子放在首位,他們更重視“吃飽”以外的其他事情,比如:孩子能主動吃飯并享受吃飯的過程,能遵守就餐過程中的禮儀,學會在餐前餐后布置與收拾餐桌并學會接待客人等等。

  美國孩子從會拿勺子起就開始自己吃飯,盡管他們會弄得滿身、滿地都是飯粒,但是通過幾個月的訓練,他們的手腦達到平衡,可以穩(wěn)當?shù)匕焉鬃臃湃胱熘小:⒆幼约簺Q定吃多少,因為,吃飯是自己的事情,只有主動去吃飯,才會真正享受吃飯的樂趣。而且到點吃飯,逾時不候,如果孩子當時因為玩耍而不肯吃飯,那是真的要餓肚子的。

  這一點對于中國父母來說會覺得不可思議:怎么能讓孩子餓著?看見孩子餓得直哭,父母肯定會很心疼,馬上給孩子做飯去。但是也因此,幾乎每個中國孩子都明白,我現(xiàn)在不吃也不要緊,反正家里的廚房24小時為我開著,我餓了自然會有人給我東西吃。他們沒有主動進食的概念,也不會遵守嚴格的用餐時間,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

  大多數(shù)美國孩子從兩歲起開始學習用餐禮儀,吃飯細嚼慢咽,不能發(fā)出聲音,刀叉不能敲盤子,就算是不小心發(fā)出聲響,也必須跟在坐的所有人說“對不起”。在餐桌上照顧別人的感受,是美國孩子很重要的一課,除了不影響到他人就餐,還要考慮到他人的感受,因為喜歡某道菜而放肆吃,這是不被允許的。大一點的孩子,還會幫助父母做一些餐前準備,餐后收拾,減輕父母負擔的同時讓孩子有一種家庭參與感,學到一些接待客人的餐桌禮儀。

  對于美國人來說,餐桌不僅僅是教育孩子的地方,更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的最溫馨場所。美國父母非常重視與孩子的就餐時光,無論平常百姓還是國家總統(tǒng),都會把和家人的團聚看成是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的事情。下班回家后,每個人都急匆匆地往家趕,為的就是一家人能早日圍坐在餐桌旁,享受一頓愉快的晚餐。

  可能我們很多父母都沒意識到,一家人一起準備,一起享用,一起交談,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們很少把要和家人吃飯當成拒絕應酬的原因,相反,應酬是不回家吃飯最理所當然的理由。

  中國人的早餐內容豐富,卻很少家人一起享用。我們經(jīng)常在早餐攤上吃,或者把早餐打包帶走。即使在家里吃,也經(jīng)常是孩子吃飯,媽媽忙著收拾書包。于是,美好的早餐時光就這樣被匆忙消耗掉了。

  美國人的早餐很簡單,各種麥片圈圈泡在牛奶里,就是一頓。但是,一家人一定要坐在一起,慢慢享用。尤其是周末的早上,爸爸坐在餐桌旁看報,媽媽給每個人的盤子里放入一個雞蛋或幾片培根,孩子們給每個人的杯子里倒上橙汁,這是很常見的場景。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家人在一起聊天、談心、說笑,美好的一天就從那一刻開始。

  孩子從餐桌上,學習到互相協(xié)作的精神,感受到彼此之間的默契,享受吃飯的樂趣,更重要的是,相比起一頓美味精致的早餐,他們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與父母的溝通,和他們之間那份親密無間。

  我們常說,養(yǎng)育孩子是最考驗耐心的一件事。但是,美國人會告訴你,耐心,不是等待的時間,而是等待的狀態(tài)。他們很小就讓孩子自己吃飯,面對滿桌滿地滿身的狼藉,他們能心平氣和。他們讓違反規(guī)矩的孩子餓著肚子,面對孩子的哀求,他們不動聲色,他們將工作瑣事擱置,期待與享受每一個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這是一種怎樣的淡定與平和。

  當我們?yōu)榱斯ぷ鞔颐Ρ甲,對于孩子的教育無所適從,急于求成,我們是否可以嘗試,先陪著孩子一起在餐桌旁坐下來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