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7-12-14 16:04:33
3.學習“塵”和“尖”。
。1)剛才我們看著圖片學習了“鮮”這個字,你們看課文下一行中出現(xiàn)了兩個長得很相似的字,出示“塵”和“尖”,我們怎么來學習并且區(qū)分清楚它們呢?
。2)學生結合課文內容來理解,教師適時配圖輔助。
【預設】“塵”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的意思是非常小的土,我們生活中這樣非常非常小粒的土就叫做塵土,所以是“小土塵”。
“尖”上面是“小”,下面是“大”,生活中上小下大的東西上面摸起來或者看起來都會感覺尖尖的,所以是“小大尖”。
(3)你們能夠既結合課文內容又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理解這兩個字真是會學習呀!而且通過你們的分析我們都能夠把這兩個字區(qū)分清楚了,收獲可真大。
4.學習小結。
。1)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明、鮮、塵、尖”這四個生字,你們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有什么共同點嗎?
對了,它們都是把學過的兩個字合在一起成為新字,而新字的意思和原來的組成部分都有關系。還記得它們叫什么字嗎?(會意字)
。2)讓我們一起把第一小節(jié)來讀一讀吧:日月明,魚羊鮮,小土塵,小大尖。
【設計意圖】在處理課文中的生字時,既要把新知識單獨剝離出來,又要從整體的角度再結合起來,這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摸索規(guī)律,逐漸掌握學習方法,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為學生小組學習及自學做好準備。結合圖片和學生的生活理解,將這一個小節(jié)的四個生字深深留在學生的腦海中,化難為易,寓學于樂,增添學習拼音的情趣。
5.伙伴互學后面的課文。
(1)課文中像剛才那樣有趣的會意字還有好幾個呢,請你和身邊的小伙伴一起邊讀課文邊自己來找到這些會意字,然后按照剛才的學習方法,結合字和你生活中的經(jīng)驗來學習吧。
。2)伙伴學習。
6.匯報學習成果。
教師展示出輔助圖片,幫助學生匯報對于新的會意字的理解。
預設:
。1)火苗上面有一個蓋子,火苗就滅了,所以是“一火滅”。
。2)在田地里面干活的人主要都是男人,所以是“田力男”。
(3)一個人靠在樹旁邊是在休息,所以是“人木休”。
(4)手搭在眼睛上面是在往遠處看,所以是“手目看”
。5)兩棵樹是“林”,樹再多一些就是“森”,它們都指樹多,但是知道了“森”表示的樹更多。
。6)兩個人一前一后跟著走就是“從”,很多人在一起表示的是“眾”。
7.在同學們的互相幫助下,我們把這篇課文中的會意字都學會了,你們真了不起。讓我們一起把課文完整地讀一讀吧。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學習內容雖然相對有些多,但是由于它是前面學習內容的延續(xù),學習方法的延續(xù),所以難度并不是很大。再加上有教師的圖片進行輔助,學生們的自學和伙伴之間的互學效果能夠非常理想。
。ㄈ┱n外拓展
1.出示詞語,指名帶讀。
2.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今天學習的有趣的會意字,誰在課外認識來教一教大家?
【設計意圖】學生的學習范圍是廣闊的,內容是豐富的,不是僅僅局限于課堂有限的時間、有限的內容。學習要學的是方法,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才能夠成就學生終身學習的目標。因此如果有能力、有條件,課堂學習內容要與生活相關聯(lián),要盡量向課外延伸拓展。
。ㄋ模⿲W習寫字
1.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很多的會意字,你們的收獲非常大,老師相信你們在學習會寫字時能夠表現(xiàn)得同樣出色。
2.出示“力”,觀察書上田字格內的筆順,匯報給大家。(一筆橫折彎鉤,二筆撇)
3.教師范寫“力”,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示:橫折彎鉤中橫的部分要左低右高,向下寫彎鉤時要向左側稍稍斜一些,不能夠寫得太直。
4.學生在田字格里面仿寫“力”,教師展示糾正。學生觀察學習后再次練習一個“力”。
5.出示“手”和“水”,對比觀察,看看它們中間的筆畫有什么不同。“手”中間是彎鉤,“水”中間是豎鉤。
6.教師范寫,學生仿寫并展示交流。
7.再次練習書寫。
。ㄎ澹┛偨Y
今天的學習大家明白了什么是會意字并且學會了很多有趣的會意字,收獲真多。其實我們的祖先在造字時不只是這一種方法,我們在前面的學習中還知道了象形字。以后我們還會了解更多,那時候你們會更加佩服咱們聰明的祖先們。希望你今天回家后能夠把學習的收獲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和你們一起在生活中繼續(xù)尋找有趣的會意字。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