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社區(qū) 作者:陳贊洪 2017-11-28 16:12:19
幼教網(wǎng)整理分享一些教育學者的孩子教育心得,希望可以對爸爸媽媽們正確教育孩子方面有所指引,下面分享教育方式:引導孩子計劃小習慣,等于引導孩子走向成功。
昨天我在論壇里分享了一些知識和觀點,其中有一位家長朋友也提問到“我一定行,這句話怎么讓孩子從潛意識里接收到?”這種潛意識的激勵我們家長朋友們在教導孩子的時候如果太過生硬、身板,就有可能會是一次失敗的“激將法”,倘若多次失敗的“激將”后,孩子有可能就會給自己種下這么一個限制性信念,你們大人說的都是大道理,不一定能成功!
那么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引導、教導孩子呢?
首先孩子的行為習慣是按習慣行事的
并且“改變”孩子原有的不良習慣的是一個令孩子不舒服的過程
但是孩子的習慣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不斷重復
一個人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與潛意識的力量息息相關的。所以在此附帶介紹一下習慣形成的規(guī)律和特點。
研究表明:一個孩子一天的行動中5%是非習慣性的,95%是習慣性的。
21天以上重復會形成習慣,90天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穩(wěn)定的習慣。
習慣的形成:1-7天----刻意、不自然到7-21天----可以、自然;21-90天----不經(jīng)意、自然如果您對改變孩子的壞習慣沒有信心,您可捫心自問:我要選擇成為成功的家長還是失敗的家長?不改變就意味著失敗。相信只要有決心,孩子的某些不良習慣是可以改變的。但家長朋友也應客觀看待孩子的習慣,不可強制性地逼孩子去做一些孩子不愿意做的改變。只要您把焦點放在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上,我想壞習慣終有一天會自動萎縮。
孩子的性格其實就是一堆習慣,是若干習慣的組合體。
卓越的孩子就是因為擁有諸多良好的習慣,所以一旦孩子養(yǎng)成了卓越孩子身上的所有好習慣,您會發(fā)現(xiàn),孩子要想不卓越都很難,因為習慣成自然。
像我的兒子“達達”我就通過對他科學的了解后,對他的生活、學習習慣進行引導,剛開始孩子也會覺的不舒服,但是你們知道嗎?不知不覺的,有時候在我們大人忽視的時候,孩子會自己跑過來說:爸爸,我們是不是應該這樣?有沒有少了什么?應該去做什么事情?你會猛然發(fā)覺孩子開始給自己安排事情了,有自己的見解,甚至從做事上,有自己的目標了。
好的習慣印到孩子骨子里后,是伴隨一生的,孩子將會終身受益!一些不良的習慣,哪怕是平時最不起眼的,都有可能在孩子未來的某個關鍵時刻起到最大的影響。
之前和大家分享了我們應該如何科學的指引孩子人生目標,打破一些固有的限制性信念,并應用SMART法則樹立我們人生的目標。今天又和大家分享了小習慣的重要性。各位家長朋友們我們不妨可以稍微在生活中應用以下這十二個問題引導自己和孩子在生活中規(guī)劃和總結的習慣。相信各位家長朋友將會從中受益,也希望能給到大家一些小小的支持和幫助。
清晨六問:
1.孩子,你今天的目標是什么?
2.孩子,你的核心大目標是什么?
3.孩子,你今天最重要的是3件事是什么?
4.孩子,你今天準備學到哪些新東西?
5.孩子,你今天準備在哪些方面進步一點點?
6.孩子,你今天如何更快樂些?
靜夜六思:
1.孩子,你今天是否完成了小目標?
2.孩子,你今天是否更接近了大目標?
3.孩子,你今天又學到了什么?
4.孩子,你今天在哪些方面學得還不夠好?
5.孩子,你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6.孩子,你明天的目標是什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