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7-11-01 15:57:04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剖宮產率持續(xù)走高的原因,希望對準父母們了解分娩方式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近幾年,剖宮產率可謂是持續(xù)走高,其中究竟有何原因呢?難道剖宮產就一定比自然分娩更安全嗎?下面我們看看產科專家是怎么說的。
一、剖宮產平均出血量比正常分娩多0.5倍
專家牛健民告訴大家:“事實上剖宮產帶來的問題有很多。”通常來說,正常的陰道分娩的出血量為300毫升左右,而一般剖宮產的出血量大約有450毫升,與產后大出血(500毫升以上)的標準比較接近,對產后的恢復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牛健民還提醒大家:“一般而言,順產的媽媽6周之后身體就可基本恢復,然而剖宮產的媽媽通常需要3個月甚至半年的時間。”此外,剖宮手術過程中母嬰受感染的幾率與自然分娩相比也更高一些。
所以,他提倡產科從業(yè)人員應當遵守分娩過程中的常規(guī)與原則,對于具備陰道分娩條件的孕婦應當建議她們選擇自然分娩的方式。
既然剖宮產存在這樣的危險,那么準媽媽為什么還是偏向于它呢?下面我們來一探究竟。
二、剖宮產率持續(xù)走高乃認識誤區(qū)所致
專家牛健民說:“剖宮產僅屬于多種分娩方式之一,主要適用對象是無法進行正常分娩的孕婦。”
具體采取哪種分娩方式都是需要進行產前評估的,通常是產道、胎兒、當產力三方面中有某方面發(fā)生異常情況時,醫(yī)生才會建議孕婦及其家屬采取剖宮產。他認為之所以剖宮產率持續(xù)走高,主要源于人們認識上的誤區(qū)。
具體原因至少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社會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陰道分娩過程中寶寶可能會出現缺氧的現象,從而影響寶寶智力。所以很多準媽媽受這些謠言的影響,認為剖宮產生出的寶寶不會缺氧,將來更聰明。對此,牛健民稱這種說法毫無科學根據,呼吁大家不要誤聽誤信。
另一方面,如今的孕媽對分娩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她們不僅想最大限度的減輕分娩過程中的疼痛,對寶寶的安全性更加重視,即便出生過程做不到絕對安全,但也希望能盡可能的采取可控的手段,使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降到最低。
在陰道分娩過程中,的確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所以,不少人認為剖宮產的可控性更高,因此,順產的條件即便已經具備,但不少孕媽仍然更偏向于剖宮產。對此牛健民指出,這都是誤解,實際上,在同等條件下,還是自然分娩的風險更小一些。
可見,選擇什么樣的分娩方式,還得等產前評估后聽取醫(yī)生的建議,產婦及家屬不能盲目的遵循自己不準確的想法,那樣就是對母嬰的不負責任,毫無益處!
請大家放下對自然分娩的偏見,走出認識上的誤區(qū)吧,剖宮產未必適合所有產婦,自然分娩的好處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是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分娩方式,因為這才是最科學,最安全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