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兒童樂園 > 科普知識 > 科普常識 > 正文

魚為什么比肉易壞

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10-15 20:30:18

說兩句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幼兒科普常識《魚為什么比肉易壞》,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魚比肉容易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魚的鰓和內臟藏菌很多而且極易腐爛。魚一旦死亡,這些部位的細菌立刻迅速繁殖,并穿透鰓和脊柱邊上的大血管,沿血管很快伸向肌肉組織。有人檢查了剛殺死的魚和剛死的魚,發(fā)現(xiàn)魚肉就不是無菌的。1兩魚肉里有5000~16000個細菌,它們的來源主要是鰓,可見細菌繁殖發(fā)展之快。反之,畜肉(豬、牛、羊)一般都是宰殺放血,并立即開膛去臟,減少了細菌污染的機會。經檢查也證明,健康的畜肉是無菌的。

  (2)魚肉是被疏松的少量結締組織分隔為很多小肌群的,細菌很容易沿著疏松的組織間隙侵入肌肉。反之,畜肉是被致密堅硬的結締組織(即筋)包圍成一束一束的,細菌比較不容易侵入肌肉。如果魚在捕獲時就已受傷,則細菌更易從傷口進入肌肉。而畜類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就比較少。

  (3)魚肉含糖量一般只有0.3%左右,而畜肉則多半在1%以上。動物死后,肉里的糖即轉化為乳酸,使肉酸度增高并發(fā)生僵直變硬。酸度增高和肉僵硬都起抑制細菌繁殖的作用。魚肉因為含糖少,所以產生乳酸也少,肉酸度和僵直維持的時間都不及畜肉。魚肉僵直時期很快消失進入自溶階段(蛋白質分解階段),為細菌的滋長創(chuàng)造了條件。

  (4)水中的微生物屬于而冷微生物較多(尤其是海中的微生物)。所以魚離水死后,即使放低溫下繁殖得較慢。

  由于以上各種原因,所以魚肉比畜肉容易壞。為了減慢魚腐爛過程,對家庭來說,買到魚后應盡快去鱗、鰓、內臟,用清水洗凈血液和粘液,將肚子用一根小棍撐開,掛在陰涼通風或冰箱里,并及腌制加工,或及時烹調做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