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佚名 2017-10-12 20:09:51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幼兒常規(guī)培養(yǎng)教案《幼兒園幼兒教育的魅力》,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今天我和同事們又一次觀看了應彩云老師的兩個教學錄像視頻,又再次感受了應老師的教學魅力。每一次的觀摩學習,令我看了還想再看,細細品味,回味無窮。一、游戲化的學習:游戲是兒童的需要,游戲是兒童學習的主要形式。在《粽子里的故事》教學中,應老師采用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幼兒積極地聽句子,投入地玩詞語接龍、句子接龍游戲,不斷拓展思維,大膽地說,邊玩邊學,逐漸達成教學目的。
二、知識的整合
凡是貼近幼兒生活的、為幼兒所熟悉的,都是最好的教學內容。應老師在活動中注重知識的整合性,如用粽子圖片、提問為什么吃粽子?從而復習孩子們對端午節(jié)的了解;用提問粽子里有什么?你們家誰會做粽子?考驗孩子們的日常觀察等,通過短短一節(jié)課,孩子學到了很多,既有過去知識的復習,又有新知識的融入,還有未來知識的延展。在應老師的幫助和引導下,孩子們重組自己的認知結構。
三、機智的引導
應老師在活動中注重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她親切、幽默的話語、寬松、有趣的課堂氛圍,拉近了與孩子間的距離,孩子們很快就喜歡上了她,樂于學習。課堂上,她回應的話語充滿技巧,巧妙地、一點點地,把幼兒自然而然地帶到預設的目標,說出正確的結果、令人滿意的答案,如:應老師問:“你認為誰會吃粽子?”幼兒說:“小松鼠”。她說:“真的,小松鼠吃了粽子,在樹上竄來竄去,可是不會講故事。”接著其它幼兒說到了小猴、狐貍、小鳥等,應老師根據(jù)動物特征講述,不斷讓幼兒動腦,成功地讓幼兒說出是小姑娘吃了粽子,講了故事的正確答案,同時幼兒體驗到了動腦的樂趣與成功感。而我自己在教學中,要想讓幼兒說出我想要的那個答案,往往引導了老長時間,有時還是自己說出來的。因此以上三點我將細細琢磨,反思實踐,以使自己的教學也更好。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