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10-12 19:58:39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幼兒常規(guī)培養(yǎng)教案《關愛幼兒健康成長》,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幼兒園健康領域對于我們都并不陌生,雖然說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但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還是將“健康”劃分為單獨的一個領域,而且是擺在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領域之首,這足以說明其重要性。哪么在實踐工作中應如何關注幼兒健康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現就結合目前的幼兒園教育現狀與同行們一起學習探討旨在起到拋磚引玉。
一、幼兒園開展健康教育的意義
健康既是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的結果,也是幼兒身心充分發(fā)展的前提,增強幼兒的健康不僅能提高幼兒期的生命質量,而且有益于多種疾病的早期預防,為其一生的健康贏得了時間!毒V要》中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期是身體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是為人的一生奠定物質基礎的重要時期。幼兒身體的發(fā)展狀況不僅影響到幼兒身體的發(fā)育,還會影響幼兒的心理發(fā)展,甚至影響到人的一生。正如陳鶴琴先生所說的“健全的身體是一個人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健康的身體是一切動力之源,為了激發(fā)幼兒興趣、體驗運動快樂、培養(yǎng)健康個性心理品質,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就要從幼兒興趣出發(fā),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建構新的健康教育模式,以創(chuàng)新的思維探索幼兒園健康教育的策略。用《吸管穿蘋果》的例子來說明我們不能被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束縛住思想。
我想說:健康是幼兒的幸福之源,離開了健康,幼兒就不可能參加各種學習、游戲,甚至無法正常生活。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是把通往健康的鑰匙交給他們,對其一生有重要的影響。
二、幼兒園健康教育的目標任務
1、樹立正確的健康觀
健康是指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健全狀態(tài),F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為,應從生理、心理、社會的角度全面理解健康,即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器官、組織及其功能正常,沒有疾病,而且包括健美的體形、充沛的精力、樂觀向上的情緒、健康的心理品質、對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及對病癥的抵抗力等等。
幼兒園的健康教育是以健康為目標,以衛(wèi)生科學、體育科學為內容的教育,也是向幼兒進行身體保健、身體鍛煉以及促進心理健康的教育。
2、明確幼兒園健康教育的目標
。1)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生活衛(wèi)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xié)調、靈活。
三、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
《綱要》中分七個方面對健康領域的內容與要求進行了闡述,全面的闡述了為實現教育目標、教師應該做什么該怎樣做。歸納起來有以下四塊內容:即生活衛(wèi)生教育、安全教育、身體鍛煉及心理健康教育。
1、生活衛(wèi)生教育。
主要目的是幫助幼兒獲得日常生活中必須的、基本的生活知識和衛(wèi)生知識,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和初步的生活能力,逐步提高幼兒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是幼兒逐步學習以健康的方式來生活。如個人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基本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保持環(huán)境整潔的教育及預防保健的教育等。
2、安全教育。
主要是幫助幼兒獲得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識和技能,是幼兒逐步懂得愛護自己和他人,不斷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如生活活動的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的教育;自救自護的教育等。
3、身體鍛煉。
利用體育器械或自然物(陽光、水、空氣)進行身體鍛煉,激發(fā)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積極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全面協(xié)調地發(fā)展幼兒的體能,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幼兒適應自然的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體育活動讓幼兒了解基本的體育衛(wèi)生知識,培養(yǎng)幼兒勇敢,不怕困難等良好的心理品質。
4、心理健康教育。
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幼兒自身的心理強度,提高幼兒對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包括:情緒情感的教育;良好個性的培養(yǎng);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性教育等幾方面。
四、幼兒園健康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選擇適宜的教育方法和形式
幼兒健康教育的方法一般有觀摩、共同討論、自我學習,動作技能練習,感知體驗等,《綱要》要求“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主的嘗試。”孩子們都喜歡“寓教于樂”的教育手法,因此我們可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及健康教育的內容選擇具有多樣性、趣味性和針對性的教育方法和途徑。
1、適宜的教育方法。
、儆變旱挠H身感知體驗。例如:在大班“食物的旅行”活動中,讓幼兒喝豆?jié){、吃餅干,啟發(fā)幼兒通過感知并說出食物在身體中經過了哪些地方,使幼兒知道了食物在身體中經過的器官,并且通過體驗餅干在口腔中變軟變碎的過程,從而了解食物在各器官中的變化。
②反復練習一些生活技能、健康行為,形成穩(wěn)定的動作、行為習慣。例如:穿脫衣服、疊被子等。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學習怎樣刷牙、保護牙齒、預防齲齒的。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識,促使健康行為的養(yǎng)成。③根據活動需要利用情景表演(包括木偶表演)、聽故事和念兒歌等孩子們喜愛的活動形式,對幼兒講一些有關健康的故事和兒歌,通過淺顯的故事內容,讓了解有關健康的知識,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的簡單道理。④運用教育實例開展共同討論和自我學習。這種方法對心理健康教育尤為有效,例如:情緒情感的教育《我們多能干》中通過啟發(fā)幼兒發(fā)覺自己的閃光點,有效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應急能力訓練《我該怎么辦》中通過情景模擬學習處理突發(fā)事件中的好辦法,提高應急方面的的心理能力。在意志品質培養(yǎng)活動《為什么不一樣》,讓幼兒體會只有克服困難,才能獲得成功。
2、多樣化的教育形式。
、儆袡C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幼兒本身是一個有機整體,其各方面的發(fā)展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陳鶴琴說過“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應把握時機。”因此幼兒健康教育就是生活教育,應當在盥洗、進餐、清潔、睡眠、游戲等幼兒一日生活各環(huán)節(jié)滲透健康教育理念,實施健康教育策略。例如,在洗手時讓幼兒了解講衛(wèi)生的重要性;在戶外活動蕩秋千、滑滑梯時,了解保護自己的運動方法。
、谟袡C融合在各領域教育中。例如:如在繪畫時,學習正確的坐姿、執(zhí)筆姿勢,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涂色、畫畫等;在語言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發(fā)展幼兒人際交往能力;在科學教育活動中了解科學小實驗中的安全知識,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培養(yǎng)他們的探索精神;在體育活動中,鍛煉幼兒的體質,培養(yǎng)幼兒遵守紀律、機智勇敢的優(yōu)良品質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ǘ⿲⒔】到逃Y合在環(huán)境教育中。
幼兒是生活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所以應重視創(chuàng)設健康的物質生活環(huán)境,充分利用環(huán)境的教育功能,讓物體與空間更有益于幼兒的健康,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1、幼兒園小環(huán)境。
①通過戶外活動器械開展豐富的體育活動,創(chuàng)造讓幼兒主動參與體質鍛煉的外部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對身體鍛煉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鍛煉身體的好習慣,通過體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勇敢、不怕困難的心理品質。
、谶\用幼兒園的環(huán)境布置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如:通過墻飾布置、教育專欄宣傳健康知識及預防傳染病的基本常識。
、劢Y合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例如:“我愛環(huán)境美”、“垃圾大樓”等社會性活動,帶領幼兒開展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維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教育,培養(yǎng)幼兒講衛(wèi)生、愛護環(huán)境的良好行為習慣。
2、家園共同營造積極的環(huán)境因素。
幼兒健康教育必須要取得家長的共識,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來,健康教育效果才能更快、更好、更鞏固。
、偻ㄟ^多種活動讓家長轉變健康觀念,不斷完善健康意識,明確健康教育理念和幼兒健康教育目標,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對孩子實施有效教育。例如:安全教育中的“急救、求助電話號碼”、“遇到壞人怎么辦?”等內容,取得家長的配合教育就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谛睦斫】档慕逃枰彝ソ逃呐浜希彝コ蓡T之間和睦、民主,營造良好的情感環(huán)境和家庭氣氛,在觀念上和行動上真正尊重孩子,更有利于幼兒良好性格形成和心理健康發(fā)展,通過家園交流、合作,讓家長從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入手,做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五、開展幼兒體育教學,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體育教學是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手段。法國著名學家蒂索從醫(yī)學的角度來評價體育活動:“運動能代替藥品,但世界上任何藥品都不能取代運動的好處”。
《綱要》明確指出:“體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來發(fā)展基本動作,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個性品質,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驗。”“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
(一)體育教學選材要符合幼兒年齡特征
根據學前兒童的身心特征,例如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持久集中;想象雖然生動活躍,但內容卻單調貧乏;情感的變化不定,喜歡模仿成人,愛游戲等。
我們要考慮到這種心理發(fā)展的特征,選擇適合他們的活動內容、教學方法及游戲,一要有趣,興趣是一切活動的基礎。二要貼近生活,生活是一切活動的源泉。三是要達到一定運動量。四是體育器材要美觀實用,幼兒喜歡,最好人手一物。
。ǘ┯變后w育教學的組織實施(上課)
根據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變化的規(guī)律,體育課可以相應地分為準備、基本、結束三個部分。新課程后雖然說法不同,如準備部分叫“活躍情緒”,基本部分叫“培養(yǎng)興趣、發(fā)展能力”,結束部分叫“保持興趣、消除疲勞”,再有說法就是“情景導入、情景展開、情景結束”,還有叫“調動情緒激發(fā)興趣階段、掌握技能拓展能力階段、穩(wěn)定情緒恢復身心階段”。
其實不管叫法如何,但過程還是差不多的,先進行熱身,再上課的主體,然后放松。這個過程規(guī)律還是得遵循的,比如一艘輪船或一輛車要行駛,先啟動的時候總是較慢,途中是最快的,到站了要停又慢了下來,人也一樣,剛開始較安靜,脈搏、心跳相對較慢,運動中,脈搏、心跳就相當快,最后要放松讓身心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tài),也就是脈搏、心跳又得慢下來才行。
這種規(guī)律是符合人的身心特點的,是最科學有效地鍛煉身體規(guī)律,假如不遵循這個規(guī)律,一開始就大運動量的進行活動,就可能出現一系列問題。
今天我就將幼兒體育教學活動的這三部分分別進行闡述:
1、開始準備部分
開始準備部分,顧名思義就是開始和準備兩部分,為什么要將準備部分分為開始部分和準備兩部分呢?由于我們幼兒園的體育課,教師在組織教學時需用較多時間,因此把準備部分又分為開始和準備兩部分。
。1)開始部分
A、任務:迅速將幼兒組織起來,集中注意力,明確課的任務和要求,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之精神振奮,為上課作好準備
B、按照常規(guī),整隊或帶隊進場,教師清點人數,宣布課的任務和要求、檢查服裝、布置見習生活動(說明)。
C、組織方法:一般采用集體的形式進行。
(2)準備部分
同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構成了體育課的組織形式,它是只用以提高和恢復人體工作能力的一種措施。進行較為劇烈的體育鍛煉,訓練或運動競賽前所進行一系列身體練習,作用在于有目的地通過各種練習,提高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結合兩節(jié)觀摩課及觀看《青蛙跳跳跳》的準備動作)
①、體育課準備部分的作用有:
a.預熱作用:通過練習,提高各系統(tǒng)器管的機能達到預期的生理要求。
b.調節(jié)作用: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幼兒的體育情感的投入程度以及各種心理的活動與準備部分有相當密切的關系,對完成基本部分教學有調控作用。
c.潛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組織形式的準備部分,對幼兒的思想品德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提高幼兒固有的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能力,展示個人才能。
d.拓展作用:教學時數、教材內容是有局限性的。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準備部分可以起到補充教學內容,拓展幼兒體育知識面的作用。
、凇Ⅲw育課準備部分的教學設計與建議
鑒于準備部分的作用,教學時安排的內容要體現新穎、有趣、量的原則。
a.利用游戲,活躍氣氛。
幼兒求知欲強,樂于嘗試新的身心體驗,游戲也是一種身體練習,許多體育項目又起源于民間游戲,采用游戲作準備部分,即可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拓寬知識面。
b.形式多樣的準備操。
做好準備操的目的在于活動關節(jié),并非要掌握動作。所以,在準備操的內容上要多樣,非固定化,要更多地采納韻律操動作,注意克服刻板陳舊的做操方式,豐富準備操的隊形變化。
③、時間:開始與準備部分一般約占全課總時間的20%至25%左右。
合理、新穎的準備部分,不僅可以調動幼兒的情緒,同時又可以拓寬幼兒的知識面,體驗體育課的“快樂教育”,是成功體育教育的組成部分,也是當前新課程所提倡的,同行們不妨試一試。
2、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衡量體育課教學目標完成與否的主要部分。進行基本部分的組織教學,應注意以下幾點:(結合兩節(jié)觀摩課)
(1)、任務:要合理安排好主要教材的學習順序。使幼兒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技術,發(fā)展身體,增強體質,培養(yǎng)思想、道德、意志品質。
(2)、內容:主要是大綱中規(guī)定的各項基本教材內容和選用教材內容等。
(3)、組織方法:基本部分是體育課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根據幼兒人數、教材特點、場地器材條件來決定是采取全班集體進行還是分組教學的組織形式。以便貫徹區(qū)別對待的原則。多數采取情景創(chuàng)設,再配上音樂進行不斷的練習,激發(fā)幼兒對模仿的情趣,不斷提高教學效果,重點和難點在快樂體育當中,迎刃而解。
(4)、要合理安排好密度與運動負荷,注意練習與休息合理地相互交替。聯系的次數少、時間短、強度大,不利于體育技術、技能的掌握,而對發(fā)展身體,增強體質效果也不大。教師要善于根據課的目標、教材性質、學生特點和場地器材設備等具體條件,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組織教學。
(5)、時間:約占全課時的60%-70%。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