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佚名 2017-10-12 18:00:00
2、發(fā)動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游石莊”這一活動,讓家長向孩子講講石莊的變化與新面貌,從而來豐富幼兒的詞匯。
3、帶領幼兒走進社區(q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說說我們家鄉(xiāng)的變化。
4、發(fā)動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活動,一起來學習仿編屬于我們自己的三句半。如:我班根據(jù)幼兒的一日生活常規(guī),進行仿編三句半。幼兒對自己的一日生活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在孩子們的語言講述與家長們的記錄相結(jié)合下,孩子們創(chuàng)編出來的三句半還真的不錯!
另外,在我們的平時教學活動中,無論是一件事,一個故事或一首兒歌,在他們熟悉的基礎上,我們都會用三句半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編,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有時也能編上一段。
五、“三句半”應貫穿于其他藝術領域之中,從而來培養(yǎng)幼兒對民間語言藝術的興趣。
“三句半”她它的特點就如上述所說,它具有風趣、幽默、詼諧等一些特點,它是一種語言藝術,而僅僅處于這種藝術領域里是不夠的,孩子們剛剛接觸它,對它的結(jié)構還不夠了解,久而久之,孩子會失去積極性的,導致沒有興趣。因此,在每個教學活動中,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幼兒,讓幼兒的興趣再次提高。
1、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來幫助幼兒,從而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孩子們對文字比較陌生,他們往往是通過圖片來幫助自己,讓自己獲取更多的知識。為了幫助幼兒對兒歌的掌握和理解,我就把兒歌內(nèi)容分解成若干份,每一段三句半畫成一張圖,讓幼兒邊看圖譜邊學習兒歌,孩子的積極性很高。在熟悉的基礎上,我就把這些圖片張貼在易于幼兒看得見的地方,讓幼兒有事無事地去看一看、讀一讀。
2、將三句半貫穿于音樂之中,提高幼兒對語言藝術的興趣。
孩子們喜歡音樂遠遠勝過與語言,如何來提高幼兒對民間語言藝術的興趣呢?這也許是我們只得討論和研究的問題。
我們可以借助一些民間樂器(如:鑼、鼓、撥等),通過觀看成人上臺的精彩表演三句半,然后來熏陶幼兒的情操,從而來提高幼兒對民間語言藝術的興趣。在此,教師要給于幼兒表現(xiàn)的機會,為幼兒創(chuàng)造空間,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幼兒人人參與。
以上這些是我在這學期中對“三句半”的一些探索與實踐,雖然孩子們對“三句半”這種形式的結(jié)構有了初淺的了解,但是,這遠遠不夠,由于教師——我缺乏有關這方面理論的支撐,所得的信息是寥寥無幾,因此在平時的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許多的不足,還希望各位同行姐妹們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能多多幫助我,讓我們朝著共同的目標去奮斗——把我們的民間藝術教育搞得有聲有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