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10-10 20:05:51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幼兒藝術類論文《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的幾點啟示》,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在充分準備和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孩子們所接受的和進步的多少。通過前幾天聽幾位市教學能手的公開課,讓我受益匪淺,幾位老師的肢體語言、活動設計、教育機智都是有效性教學的充分體現,促進了幼兒可持續(xù)的、全面和諧的、富有個性的發(fā)展,以下是我對美術教學活動的幾點啟發(fā):
一、美術教學材料的投放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和利用廢舊材料,使其變得豐富多彩。豐富多彩的材料可以激發(fā)孩子們的活動興趣,幼兒天生是好奇的,對周圍的任何事物都有著廣泛的興趣,但興趣是短暫的,很容易受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變化。但我們農村幼兒園大多數條件有限,那么,就可以充分發(fā)揮廢舊材料的作用,讓孩子直接參與收集,這樣更能激發(fā)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靈感。如:在美術區(qū)域中,我們?yōu)橛變簻蕚湄S富的工具有:繪畫紙、筆、油畫棒、剪刀、漿糊、橡皮泥、牙簽、抹布等;還可投放一些輔助工具如:棉簽、各種紙、布等;廢舊材料請孩子們共同收集,如:塑料管、蛋殼、各種米粒等。
有一次,我讓孩子們到區(qū)域活動中去玩,大多數的孩子選了美術區(qū)域,就是因為那里材料多,可以供孩子們自由選擇,記得那次,孫浩宸小朋友先去用米粒粘了一幅很漂亮的畫,我就問他:“你為什么會選擇粘米粒畫”,他說:“因為這是我?guī)淼,在家的時候我就想好怎么用了。”可見,孩子們自己參與搜集的材料,更能讓孩子們充分發(fā)揮他的想象力,達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二、重視幼兒的興趣,但不能忽視材料投放的層次性。依據幼兒不同興趣“點”需要投放材料,教師要善于觀察,依據孩子不同的能力、興趣運用小組的方式使幼兒對事物更進一步的了解,從個體到小組,教師有更多的時機輔導一般孩子,讓能力強的孩子更進一步的思考探索,能力弱的孩子得到教師的輔導、幫助。從個體到小組,幼兒的興趣在不斷的發(fā)生變化,教師關心的角度也在不斷的變化:從少數孩子對事物的感興趣到大部分孩子對事物感興趣,教師依據幼兒的需要投放材料激起幼兒持續(xù)探究。當幼兒對材料的探究到一定程度時,教師再投放材料使幼兒進一步探究。
分享日;顒又械囊淮伟咐褐邪嘀黝}活動“寒冷的冬天”,是我在一次晨間活動時發(fā)生的,有一個孩子說:“我的圍巾上有個小兔子,比你的圍巾漂亮”,另一個孩子說:“我的圍巾上有五顏六色的花,比你們的都漂亮。”旁邊的孩子們聽了他們的話都圍了過來,有的說他的上面有漂亮的花紋,有的說上面有可愛的小動物。從孩子們的談話中,了解到幼兒對圖繪、顏色、線條比較關心。因此,我準備了紙、彩筆,讓幼兒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通過展示幼兒的作品使孩子們對材料有更強烈的探究欲望,這些漂亮的顏色、花紋怎樣做成的呢?我與幼兒一起查找資料、翻閱圖書,然后又投放一些彩色卡紙、彩色亮片、剪刀、白乳膠、筆、布、紙張等,供幼兒制作自己喜歡的畫。材料的不斷增加,吸引孩子們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平時不愛動手的小朋友都主動參與到其中。
總之,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時刻反思自己的活動設計,追求實質的有效教學,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更要提高自己本身的文化素養(yǎng),還孩子一個天真爛漫的童年。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