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搜狐家長幫 2017-09-23 04:00:04
02
高挫折商是可以培養(yǎng)的,并且最好是從小培養(yǎng)。
所以,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同樣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挫折商。
9月7日,香港教育局新任副局長蔡若蓮的長子潘匡仁在家里跳樓,從40多層的高空墜下,惜告身亡。
潘匡仁中學畢業(yè)于香港名校,之后赴海外留學,畢業(yè)后回港工作,熱愛音樂,會彈鋼琴,吉他,也喜歡運動,尤其是跑步和單車。
這樣一個有為青年卻因為去年在單車比賽中受傷而罹患抑郁癥。
然而,這并不是個例。
發(fā)生在2017年的以下事件,讓人看得觸目驚心:
2月16日,一名初二學生從學校5樓跳下,經救治暫無生命危險。
3月19日,沈陽一名高三女生趁母親做飯?zhí)鴺亲詺⑸硗,不到一天,同一小區(qū)又一名高中女生從4樓跳下。
4月5日,遼寧盤錦一個初中男孩跳樓身亡。
在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于自殺。
每分鐘就有2個人死于自殺,還有8個自殺未遂。
較上個世紀相比,青少年自殺率提高了60%。
冷冰冰的數(shù)字后面,是一個個家庭揮之不去的傷痛。
孩子如此“脆弱”、“不經事”,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
說到底,還是受困于自己的“低挫折商”。
03
保羅·史托茲教授將逆商劃分為四個部分,即:控制感、起因和責任歸屬、影響范圍、持續(xù)時間。
1、控制感:控制感是指人們對周圍環(huán)境的信念控制能力
在逆境面前,擁有自信的人,更加不懼怕挫折的挑戰(zhàn)。
可口可樂的總裁古滋·維塔就是一個高逆商的人。
40年前他隨全家人匆匆逃離古巴,來到美國,身上只帶了40美金和100張可口可樂的股票。
40年后他竟然能夠領導可口可樂公司,讓這家公司在他退休時股票增長了7倍!整個可口可樂價值增長了30倍!
他在總結自己的成功歷程時講了這樣一句話:
“一個人即使走到了絕境,只要你有堅定的信念,抱著必勝的決心,你仍然還有成功的可能。”
對孩子而言,自信心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家人的包辦和代勞是損害孩子自信心的關鍵因素。
因為你的包辦和代勞是在向孩子暗示:你做不到,我來幫你做。
2、起因和責任歸屬:造成我們陷入逆境的起因大致可以分成內因和外因兩類
因內因陷入逆境的人會說:都是我的錯、我注定要失敗;
因外因陷入逆境的人會說:“全是時機不成熟、事前怎么就沒想到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呢?”
高逆商者,往往能夠清楚地認識到使自己陷入逆境的起因,并甘愿承擔一切責任,能夠及時地采取有效行動,痛定思痛,在跌倒處再次爬起。
一些老人在帶孩子時,遇到孩子被摔倒、碰傷時,就拍打地板、墻壁,“都怪它,才把我們寶寶碰疼了。”
這就擾亂了問題的根源,會讓孩子產生推卸責任的心理。
在孩子面對挫折時,我們要正確的引導他們。
不要把失敗的原因歸結于天賦不足,要讓孩子認識到他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方法不對或努力程度不夠。
這樣,他才會有更進一步的成長與改進的動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