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佚名 2017-09-18 17:39:23
豆、踩高蹺、踏小車、小兔跳等。教師在“面向全體,兼顧個體”這一原則指導下,采用肯定和鼓勵的語言,如“你能行”、“你真棒”、“你一定會成功!”、“不要怕、學做小小解放軍!”等語言支持孩子的行為,尤其是那些平時身體協(xié)調(diào)性較差的幼兒更予以關注;漸漸地,我班孩子在參與體育游戲中不在熱衷于動作機能的掌握,對他們更有吸引力的是這個游戲是否富有挑戰(zhàn)性,而且遇到困難,他們會冷靜地思考,勇敢地去面對,甚至要非達到成功不可。
。ㄈ┮“我”為主題,在班級內(nèi)設立“我的作品”、“我的心情”、“我的小腳丫”、“能干的值日生”等欄目,積極為每個孩子營造健康向上、寬松和諧的成長氛圍,教師為孩子合作伙伴、引導者、支持者的身份關注每個孩子的點滴進步和成長變化,讓每個孩子去主動地關心、了解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概述。這樣在強調(diào)優(yōu)點而不是缺點的氛圍中,逐步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如以“我的心情角”為例,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宣泄內(nèi)心情感,促進個性健康發(fā)展和敢于主動與人交流的環(huán)境。目的是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活潑大膽,樂于與人交往,善于表達自我的個性。具體操作辦法是:每個幼兒就是花瓶中一朵朵小花,他們根據(jù)自己當天的心情,把我的小花朵插到相應的花瓶中去。(每個花瓶分別畫商高興、生氣、傷心、平靜的娃娃臉譜)從中來表達當天內(nèi)心的感受。而教師總是主動地和幼兒交談,“為什么今天你這么開心呀?”、“什么事情使你這么高興呢?能告訴老師嗎?”等。兩個學期下來,我班大部分孩子能形成用正確的方式與交流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尤其是當某同伴不高興時能主動地去接近他、關心他,孩子對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尤其是當某同伴不高興時能主動地去接近他、關心他,孩子對自己也有一定的正確認識,不會因為一時的難過情緒而影響到對活動的參與,并且還會勉勵自己,“下次再努力一些,我肯定能得第一”;還有的說“我以后把飯吃得快,老師肯定會給我加小紅花”;“明天我早點到幼兒園來,我肯定能當上值日生。”等。
第三階段:(2002.5――2002.6)結果與分析:(見附表)
通過第一、第二階段的計劃和落實,在選定的樣本中,根據(jù)觀察記錄,再進行后測,對比分析所得出的數(shù)據(jù)中,得出有關假設性的論證。
分析表一:
1、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堅持自己來”方面由實驗前20.7% 72.4%,上升了51.7%;而對照班由26.8% 51.0%,上升了24.2%;“根本不愿自己來”方面,由15.2% 1.4%,減少了13.8%,而對照班由15.2% 7.6%,減少了7.6%,可見實驗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明顯優(yōu)于對照班,在孩子的自我意識明顯增強的同時,動手操作能力得到較快發(fā)展。
2、子自我意識的增強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導致家長過度溺愛,包辦代替的教育態(tài)度大為削弱,并轉(zhuǎn)化為積極地為孩子創(chuàng)設自主鍛煉、主動發(fā)展的機會,從而有利于自信心的良好建立,這里實驗班情況明顯由于對照班。
分析表二:實驗班幼兒主動克服困難由31.0% 71.3%,上升了40.3%;而對照班由32.2% 58.6%,下降了26.4%;在完全依賴父母幫助由46.0% 28.7%,下降了17.3%,可見實驗班幼兒明顯由于對照班。
分析表三:實驗班幼兒在大膽表現(xiàn)自我方面:由實驗前16.7% 63.3%,上升了13.4%;在膽小、羞于表現(xiàn)方面由23.3% 6.7%,下降了16.6%,而對照班由23.3% 10.1%,下降了13.3%,說明實驗班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班。
五、 結與討論
a) 通過本課題研究,促進小班幼兒的個性變得活潑大膽、樂于在集體或他人面前表現(xiàn)自我,為健全幼兒人格奠定良好基礎。
b) 通過實驗結果可以表明:在小班階段開展幼兒自信心培養(yǎng)是切實可行的,而且也促進了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c) 注重開展幼兒自信心方面的研究,對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以及全體實施素質(zhì)教育確實具有現(xiàn)實意義,我們將在中、大班作進一步地深入研究。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