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佚名 2017-09-12 20:02:56
展,也是一種自我挑戰(zhàn)的體現(xiàn)。如在戶外大型器械的活動中,在大班幼兒的參與下班中原來較害羞的孩子膽子也大了許多,他們最初是跟在大班的孩子后面滑滑梯、攀爬網(wǎng)、鉆山洞。玩了一段時間相互之間熟悉了以后,大班的幼兒和小班的幼兒有了語言上的交流,仔細觀察原來孩子們在大型器械上玩起了角色游戲!于是我們就組織了一次“我是小小消防員”的混齡集體活動。我們組織大班和小班的幼兒學消防員的動作、穿脫消防服,然后創(chuàng)設了動物醫(yī)院著火的情景,讓大班的幼兒帶著小班的幼兒一起學消防員滅火、搶救動物朋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大班的孩子帶著一個小班的孩子,因此活動中小班的幼兒積極投入,像大班的幼兒一樣學消防員滅火,還時不時的互相提醒“快快!”在這次活動中,通過帶有角色性質的大帶小游戲,增進大小班幼兒之間的交往,也發(fā)展了小班幼兒的交往能力。
。ㄈ┐笾行“嘤變夯忑g活動發(fā)展小班幼兒的交往能力
在混齡活動中,我們嘗試了中小班的混齡活動、大小班的混齡活動,每個年齡差異不同的混齡活動對小班幼兒交往能力的發(fā)展都這各自不同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也進行了大中小三個年齡層次在一起的戶外混齡活動,旨在為幼兒創(chuàng)造寬松、自由的活動環(huán)境、交往環(huán)境的同時,從更多一個角度來發(fā)展小班幼兒的交往能力。于是我們邀請中大班的孩子和小班的孩子一起進行大帶小的戶外混齡活動,以便提供更多的機會促進不同年齡層次之間幼兒的交往,更進一步拓展和提升小班幼兒的交往經(jīng)驗。
1、在大中小班混齡活動中,促進小班幼兒的語言交往。
語言交流是人們之間交往的最基本方式,對于幼兒園小班幼兒來說,3—4歲是其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在日常的戶外混齡活動中小班的孩子在中大班孩子的帶領下游戲,對話就是不可缺少的交往方式和途徑。在大孩子的影響下小班的孩子詞匯的到擴充、用語得到極大地豐富,漸漸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更加有條理性,從而使幼兒之間的交往阻礙變越來越小。例如,在戶外活動中趕小豬的游戲是每個年齡段幼兒都非常喜歡的,在大班孩子的帶領下,小班的孩子和大班孩子一起商量誰先當小豬、誰先趕小豬,孩子們之間的交流很熱烈,最終商定游戲辦法后,小班的孩子們和大班的孩子輪流執(zhí)軟棒游戲,不僅讓小班的孩子體驗到了戶外活動的樂趣,在共同的游戲中,小班幼兒交往的興趣也得到了激發(fā),從而打開了小班幼兒的交往潛能,促進幼兒之間的交往。
2、在大中小班混齡活動中幫助小班幼兒擺脫自我中心,發(fā)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并且在高樓里面住慣的孩子平時很少有機會和伙伴一起玩。有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們不想玩、不想交往,而是我們的一部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讓孩子整天呆在家里,要不就是學這個興趣班、學那個興趣班。因此,現(xiàn)在的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變得閉塞。他們以自我為中心,自私、霸道、冷漠,一味索取、不知回報。在幼兒園的混齡活動中,我們可以引導幼兒擺脫自我中心,在與大孩子的交往中體驗與同伴相處的快樂,從大孩子的身上體驗同伴之間共同游戲、嘗試協(xié)商游戲的快樂,從而引導小班幼兒走出自我的世界,進入到五彩斑斕的同伴世界,從另一個角度促進小班幼兒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3、在大中小班混齡活動中有效地激發(fā)小班幼兒交往主動性。
在混齡活動中,我們利用幼兒混齡互動培養(yǎng)幼兒之間交往的主動性。在混齡活動中幼兒有更多的機會玩他們最喜歡的游戲、進行他們最喜歡的活動。這種自發(fā)的、內(nèi)在的活動和游戲會讓幼兒之間消除最初的陌生感,全身心地投入到與同伴互動的過程中。例如,在戶外混齡活動中我們提供了大型器械、海洋球、扭扭車、攀巖、小橋、皮球等各種好玩的器械,小班的孩子們在與中大班孩子共同活動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拓展自己的游戲經(jīng)驗、豐富自己的語言詞匯,在自然地狀態(tài)下與中大班的孩子自由交流,體現(xiàn)出一種生態(tài)的、和諧的交往美。有些孩子在中大班孩子的帶領下在大型器械上玩警察的游戲、玩媽媽送寶寶上幼兒園的游戲,在這種活動中既發(fā)展了小班的角色意識,又促進了孩子們之間的交往,同時也發(fā)展小班幼兒的交往能力。
4、在大中小班的混齡活動中,提升小班幼兒交往的自信心。
在幼兒的交往中,語言交往、游戲交往都是交往的一個側面,然而在交往中如何提升小班幼兒的自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自信的基礎上孩子們之間的語言交往、游戲交往才能得以實現(xiàn)。因此,戶外的混齡活動實質上也提升了小班幼兒交往自信心。在中大班孩子的帶領和影響下,小班的孩子逐步嘗試著與同伴交流活動的內(nèi)容、逐步嘗試與不同的同伴共同游戲,孩子之間的互相會影響所發(fā)揮出的潛能比成人的指導更為直接、有效。
幼兒園各年齡段戶外混齡活動不僅為幼兒們創(chuàng)設了一種自然、生態(tài)的交往環(huán)境,讓幼兒的交往從活動中來,再回歸到生活中去,同時為小班幼兒提供了與不同年齡層次幼兒互相交往、學習機會,促進了小班幼兒認知能力與社會性品質的發(fā)展,更加發(fā)展了小班幼兒的交往能力。
三、清醒思考:“之以漁”促進小班幼兒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總之,以上無論怎樣的途徑、怎樣的策略促進小班幼兒交往能力的發(fā)展都只是我們所提供給孩子們的一種方式,只是促進小班幼兒交往能力發(fā)展的策略;忑g活動、同齡活動也都只是我們?yōu)樾“嘤變航煌芰Πl(fā)展提供的方式。因此在戶外活動中,以以上幾種方式為載體,教給幼兒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也就是教給幼兒交往的技能。在戶外混齡和同齡活動中活動中,由于幼兒的活動空間大、活動范圍廣、活動對象增多、活動材料豐富等特點,幼兒在混齡活動,特別是同齡活動中個性突現(xiàn)出來。往往會在戶外的這些活動中看到類似這樣的場景:兩個年齡相仿的孩子搶一根體操棒,誰都不肯放手(這種現(xiàn)象在混齡活動中有時也會看到)。這時候,同伴之間出現(xiàn)了沖突,作為教師應及時介入,了解幼兒的需要,引導幼兒玩搶尾巴的游戲,體操棒塞在一名幼兒的身后,另一名幼兒想辦法得到。在游戲中解決孩子之間的沖突,充分的尊重了孩子的主體性、尊重了每個孩子的需要,寓教于樂,也讓孩子在游戲后得到解決同伴沖突的辦法,一舉多得。在以后再遇到類似的事情,幼兒有了以往的經(jīng)驗,會模仿適用同樣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從而也發(fā)展了幼兒的交往能力。當然在戶外混齡、同齡活動中,幼兒之間會因場地、器械、同伴等問題產(chǎn)生各種小沖突,這是無論哪個年齡層次的幼兒又會遇到的問題。這時候既是解決問題的時候,也是進一步促進幼兒同伴交往發(fā)展的好時機。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教師在戶外混齡活動和同齡活動中應做好以下幾點:必須尊重每一名幼兒、了解每一名幼兒的需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名幼兒、介入活動指導時因人而宜;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解決同伴間的問題;教師可與幼兒共同游戲,拉近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在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下,體驗同伴相處的快樂,激發(fā)幼兒自愿與同伴交往的愿望,進而發(fā)展小班幼兒的交往能力。
當然,無論是戶外同齡活動還是混齡活動,我們教師都要本著以觀察者、引導者、組織者、支持者的身份,堅持以幼兒為本的理念,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情況和發(fā)展水平,及時調(diào)整策略,充分利用戶外活動這個寬廣而豐富的載體,鼓勵并引導我們的孩子們從獨生子女孤單、自我世界里走出來,沐浴與同伴共同生活、學習、游戲的溫暖陽光。在同齡活動與混齡活動中結識各年齡層次的不同的伙伴,在共同的游戲、交流中,建立同伴之間的交往、增進相互之間友誼,為幼兒今后的社會性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讓我們的孩子們共同體驗生活的美好與快樂,一起品嘗分享的甜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