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佚名 2017-09-12 17:45:08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幼兒社會培養(yǎng)論文論文《以古詩為載體,開展幼兒禮儀教育的實踐研究》,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禮儀是人類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個體道德素質的外在體現(xiàn),“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文明禮儀及其習慣的養(yǎng)成對兒童的終生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著名作家余秋雨說:“在孩子們還不具備對古詩文經(jīng)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時候,就把經(jīng)典交給他們,就是文明傳代的絕佳措施。幼小的心靈純凈空廓,由經(jīng)典奠基可以激發(fā)起他們一生的文化向往”。這為我們幼兒園開展對幼兒的禮儀教育帶來了啟示:我們可以古詩導讀活動為載體,開展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實踐研究,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孩子誦讀與理解反映文明、禮儀以及積極精神面貌的古詩詞,引發(fā)孩子對祖國的自豪感、民族情,并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品行,在潛移默化中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的啟蒙教育。因此,我園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實踐研究:
一、創(chuàng)設豐富的古詩導讀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文明禮儀氛圍
陳鶴琴先生認為:“凡是可以給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環(huán)境。”因此,我們十分注重在自然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中充分挖掘幼兒學習文明禮儀的資源,從營造豐富的古詩導讀環(huán)境入手,讓幼兒在耳聞目濡、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例如:我們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師生共同創(chuàng)設良好的古詩導讀環(huán)境,使孩子在與環(huán)境交互作用中潛移默化習得古詩。我們在每個教室里都開辟了古詩林,幼兒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或已經(jīng)學會的歌頌美德的經(jīng)典古詩放入林中和伙伴共學共享;在師生自制的古詩專題板塊上,孩子們把自己對古詩中尊老愛幼、關愛他人以及團結互助等方面的理解用繪畫、剪貼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和同伴們一起閱讀與欣賞。我們還在教室的語言角投放《小兔找朋友》、《猜猜我有多愛你》等禮儀方面的圖書,使幼兒在欣賞的同時,受到人物典范的感染;在幼兒園張貼與禮儀教育要求相一致的兒童畫,用視覺語言暗示、提示幼兒,提醒幼兒一言一行要符合禮儀規(guī)范。
我們努力營造良好的文明禮儀氛圍,讓幼兒在講禮儀的氛圍中,學會禮儀規(guī)范。每天清晨金童廣播電臺播放名人朗讀有關禮儀的經(jīng)典古詩陪伴幼兒入園,從幼兒園的大門到大廳一直到教室,從值班老師、保健醫(yī)生和班級教師都用熱情的微笑以及最真誠的問候,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來,一聲聲親切的問候,一個個愛護的動作,感染著家長,影響著孩子。良好的導讀環(huán)境從多種途徑傳遞給幼兒大量的有關禮儀的古詩信息與刺激,使孩子在與環(huán)境交互作用中潛移默化習得了古詩,為幼兒初步
形成文明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起到了獨特的推動作用。
二、開展有趣的古詩導讀活動,促進幼兒的禮儀習慣養(yǎng)成
只有當幼兒感到學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感到學習是一種需要,而不是負擔時他們才會樂意地去學,主動地去學。樂學之說,中國古已有之。因此,我們注重將古詩導讀活動融于幼兒的閱讀活動之中,例如:在古詩閱讀活動中,我們把《望天門山》這首古詩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讓幼兒在閱讀、感受、欣賞的基礎上體驗古詩語句的優(yōu)美,感受詩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幼兒還用繪畫、小圖書、手工紙、毛線、樹枝等廢舊材料來制作古詩書,進一步表達自己對古詩寓意的理解。 我們還注重將禮儀教育滲透在豐富有趣的古詩導讀游戲活動之中,使幼兒時時刻刻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熏陶。如:我們將幼兒喜愛傳統(tǒng)游戲“擊鼓傳花”——念一首喜愛的古詩、“抽卡片”——說一句禮貌用語等運用于導讀活動中,充分運用陳老先生“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教育方法,讓孩子邊玩邊記,樂中學,樂中記,使幼兒在充滿無窮樂趣的古詩導讀活動中,習得了基本的禮儀常識。
我們注重為孩子在古詩導讀的活動中,為幼兒提供獲得自主自信、快樂成長的空間。例如:在“我作小老師”活動中,幼兒可以煞有介事地去在廣告欄里自我推薦:“我已會了《憫農》這首古詩,愿意學的請與我聯(lián)系”等話語,并選擇好教學內容,設計好教學方案,組織自己的“學生”們一起學習,還邊表演邊認真講解應如何學會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愛惜每一粒糧食。而老師適時地介入引導幼兒討論如何愛惜糧食與正確進餐的方法,有效提升了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使孩子們在互動交流與實踐中,懂得珍惜糧食的道理,學會了文明進餐的行為禮儀,F(xiàn)在如果在午餐時有人沒將飯菜吃干凈,孩子們就會吟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盡管孩子們對古詩的理解是似懂非懂,但已自然流露出了想用古詩中優(yōu)美的詩句來表達的欲望。利用“兒童教兒童”的古詩導讀學習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們學習的自主性,激發(fā)了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為幼兒文明禮儀習慣的養(yǎng)成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我們還開辟了每月一次的 “金童娃娃本領大”舞臺,將孩子們將自己學到的《三字經(jīng)》中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學苦練等富有教育意義的內容結合旋律讓孩子吟唱與表演……小小的舞臺不僅體現(xiàn)孩子的自信,更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傳遞著講文明,懂禮儀的信息。我們?yōu)橛變禾峁└鞣N有趣的古詩導讀活動,讓幼兒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有目的地培養(yǎng)幼兒良好禮儀行為的養(yǎng)成,是培養(yǎng)幼兒禮儀行為的重要保證,是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徑。
三、在古詩導讀與社會實踐活動中,內化幼兒的文明禮儀品質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