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科學家長觀 2017-01-03 11:09:09
世界上每個領(lǐng)域都有等級和排名,大到福布斯排行,小到游戲排名,就連學習力都有等級。如果孩子的學習力能夠達到較高的水平,那你還犯愁什么中考、高考呢?所以提高成績的前提,必須要提高孩子的學習力。
什么是學習力呢?一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種力量,就是學習力。要想學得好,首先要具備很強的學習力。
它主要有四項能力組成:
1、課前預習能力;
2、課堂聽課能力;
3、課后復習能力;
4、作業(yè)完成能力。
人有各種各樣的力量,比如胖子有很多肉,很有力氣,這就是體魄上的一種力量;比如會畫畫,可能就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力;我學東西比較快,那是因為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人與人之間體重上的差別一般不到兩倍,速度的差別不到20%,體力和壽命的差別也就在幾倍,但學習力的差別可以達到幾十倍。為什么會差距這么大?因為每個孩子的四項學習力都有不同的等級,很容易出現(xiàn)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情況?疵宽棇W習力的五個等級:
有的人說:預習不就是看課本嘛?其實不然,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預習?
預習的第一級,就是簡要預習。了解新課程的能力,及時補充與上課相關(guān)的知識,自己至少知道下節(jié)課是怎么回事,可以去獨立查閱不會的相關(guān)資料。遇到不會的詞,可以百度一下,用鉛筆標注在書本邊上。
第二級:重點預習。初步理解新課的后,自己可以順利提煉出這一章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那這就是已經(jīng)達到了二級預習了。
第三級:問題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會自己思考新課里的內(nèi)容,然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對知識進行初步的探索。比如在我小時候有一篇魯迅先生的文章,講的是“拿饅頭沾血”,我就好奇,為什么要用饅頭沾血吃呢?魯迅先生那么偉大為什么要寫這樣的作品?后來上課的時候老師就講到,當時的社會是人吃人的社會,魯迅先生用這種隱喻的方式…就這樣我的問題在老師講課的過程中得到了答案。
第四級:解析預習。通過預習對新的知識進行分析、綜合概括后我們除了有預習的框架,還有預習的觀點,更有預習的細節(jié)。這樣老師在講的時候,對照自己預習時候做的知識框架,思路會更清晰,聽課效果更好。
第五級:探究預習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探究學習。比如同樣的歷史事件,別人是什么觀點呢?可以對于一個課題去查詢其他的觀點,從多角度來理解和涉獵這個知識點,這就是預習的最高境界了。
通過以上預習的定級標準,就可以判斷孩子的預習功底是什么級別。有預習筆記的,這基本就是二級水平了,中考之前必須達到二級水平。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懂得去思考,那可能已經(jīng)達到三級了。到了高中所有學生就都應該達到三級預習水平,因為到了高中學習的就不是死知識了,學習的是對知識的思考、研究和探索。老師更多的是講觀點觀念,最主要還是靠孩子有很強的學習自主能力。
第一級:消極聽課。上課分心、走神、課堂懶散,必須老師不聽的調(diào)動他聽課,這種情況一般出現(xiàn)在小學低年級。教這個階段的孩子很考驗老師,因為小孩子接受不了太枯燥、太難的課題,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在玩中學習知識。
第二級:被動聽課。上課能夠跟著老師的思路,簡單地聽,被動抄筆記。被動聽課有個弊端,如果老師講的脈絡清晰、結(jié)構(gòu)清晰,孩子就會學的清晰,聽課效果也會好一些。如果老師講的東一句西一句,那孩子基本就不會有什么收獲了。
第三級:主動聽課。注意力集中,聽得懂、能復述、記得住。下課后如果給這樣的孩子一張紙,他能寫出這節(jié)課講的主要觀點,之后還能記得住,就可以達到主動聽課的級別了。從初中到高中,一定就要具備第三級的聽課能力了。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