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家長教育心得 > 正文

尹建莉:家長改掉壞脾氣的幾個實用招數(shù)(2)

來源:幼教網(wǎng) 2016-09-28 11:11:10

說兩句

  3.意念疏散。

  當火氣一下子起來時,先趕快把意念投注向自己身體內(nèi)部,宛如立即把身邊惹你生氣的人丟棄掉,顧不上管他一樣。集中注意力尋找一下身體哪部分被怒火弄得不舒服了,是胸口憋悶,還是腦袋隱痛,或是手臂顫抖,然后把意念集中到那個不舒服的地方,想象有一團純凈的氣體或清清的水流,輕柔地包圍那里,旋轉按摩,并絲絲深入,把那里的濁氣驅趕出去,可經(jīng)由身體任何地方揮發(fā)到空中,身體越來越干凈。這個過程最好伴有深呼吸,感覺純凈之氣被吸入,然后長吁氣,濁氣被呼出去……一次驅散不完就再來一次,直到感覺自己變得干凈、平靜而松弛。

  以上三條方法可以同時做,也可以只做一條。關鍵是堅持,一直堅持,給自己反復練習的機會。西方流傳一句笑話:如何像卡耐基一樣成功?答案是:實踐,實踐,再實踐。套用這句話,完全可以說,如何成為一個不發(fā)怒的人?答案是:不怒,不怒,就不怒!在發(fā)脾氣的時刻,沒有比停止發(fā)脾氣更重要的事情。

  任何自我控制手段只有建立在強烈的自我改變意識上,才會有效。在和孩子的“較量”中,家長要時時記住,只要發(fā)火,就輸了。家長若不和孩子斗狠比強,遇到事情有定力,有變通力,那么孩子學到的正是這些。

  當然,必須承認的一點是,天下沒脾氣的人很少,正如天下沒有私心的人幾乎沒有一樣。所以也不要期待自己成為完美父母,不要有教育潔癖,否則會太焦慮。而過度焦慮對改善脾氣并沒有什么好處。大家都是凡人,偶爾發(fā)點脾氣也正常。如同正常范圍內(nèi)的私心是健康的也是必須的,正常范圍內(nèi)的脾氣也可以存在并可以被理解,關鍵是

  個“度”的問題。如果實在沒忍住,脾氣發(fā)作了,至少要守住兩條底線:一是堅決不動手,只動嘴;二是趕快結束,不糾纏。不要非得講什么理,明明白白開始的事,可以糊里糊涂結束,這并不影響以后的日子變得清朗。當我們變得越來越習慣于自我克制時,自我克制就變得越來越容易。

  亞當·斯密認為,具有最細膩敏銳的慈悲性格的人,自然也是最能夠高度自我克制的人。我們俗稱的體貼、善解人意、感同身受、有同理心等等——這些簡單的詞匯不簡單,它標注著人性可靠的寬度和高度。人若不固執(zhí)于自己的想法,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若善于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好,而不總是著眼于些許的不如意,脾氣可能就會小得多。

  孩子逆反,說明他有獨立思考能力和選擇的勇氣,這總比事事聽命于家長、沒主見好得多。孩子成績不理想,但他身體健康,心地單純善良,這該多么令人欣慰。錢包被小偷偷了,要慶幸銀行的存款沒被人騙走;挨老板一頓訓,就去慶幸自己好歹有工作有薪水。邁腳出門,平直的馬路已鋪到腳下;輕輕點擊電腦鼠標,世界就展現(xiàn)在眼前……太多太多的恩惠藏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如果日子充滿感恩,你投送出去的心情都將回報給你;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氛圍,家長自己更受滋養(yǎng)。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這是自勉境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超脫境界。對于一個超然的靈魂來說,有什么事會讓他煩惱到失態(tài)呢?境界的升華不可能輕松地一步登天,而需要一點點去修行。當我們能對一人一事給出豁達和寬容時,已不知不覺中開始對世界抱有無怨的情懷。沒有脾氣的胸腔,才能裝滿教育正能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