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09-19 13:29:35
昨天看到一位媽媽分享的如何與孩子溝通的一件事,感觸很深。如果我們家長,換一種態(tài)度,換一種溝通方式,我們的孩子現在和未來都將會是天壤之別。
睡前夢夢跟我說:“媽媽,我們班上有好幾個女同學都梳了披肩發(fā),有個女生的辮子還扎成了玫瑰花,明天早上我也想梳披肩發(fā)。”
我問:“你的意思是你很羨慕同學的媽媽能在你同學的頭上辮玫瑰花?”“恩。”
“你還希望媽媽明早也能給你辮個麻花披肩發(fā)?”“恩。”
“夢夢,你注意到嗎?你今天的羨慕里只和兩個媽媽有關,和你自己一點關系都沒有哦。”
夢夢不理解。
“你看,如果換成:我很羨慕我的同學能自己扎辮子,我很羨慕我的同學能自己洗澡,感覺上是不是不一樣?”
夢夢點頭。
“披肩發(fā),玫瑰花,可以讓你的同學看起來好看些,但是你會認為沒有披肩發(fā),沒有玫瑰花,你的同學就不美麗了嗎?”夢夢搖搖頭。
這種時候遲早會來的!如果這位媽媽繼續(xù)用原有的方式去帶孩子,孩子會怎么發(fā)展?孩子仍然會玩,孩子會想辦法逃過媽媽的訓斥。當然,這只是小學階段。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