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6-08-31 11:35:31
一、背景分析與依據(jù):
在不知不覺的歲月流逝中,我和孩子們一起迎來了大班的集體生活,看著他們每天一點一滴的成長,心中涌動的是一份教師所特有的自豪與驕傲!在集體活動中孩子們能積極發(fā)言,大膽表述,而且說得有條有理,然而由于班內(nèi)的孩子個體差異較大,有一部分的孩子“說得到卻行動不夠”,對別人缺乏關心與關愛,覺得別人給與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有一部分孩子缺乏正確的自我評價,為遇事自己得不到第一而不自信……針對這些情況,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xiàn)出了一本本極具教育意義的“繪本教材”,它作為一種重要的兒童文學樣式,具有和語言敘述同樣的功能,承擔著敘事抒情、表情達意的任務。
倡導“新教育”的朱永新教授曾說過:“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實質(zhì)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其“新教育理論”的基本觀點之一就是“讓師生與人類崇高精神對話。”而優(yōu)秀的繪本給人的感動和愉悅是長久的,它對兒童的思維、語言的發(fā)展、審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實際上繪本閱讀更是對孩子一種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對呀!何不利用這些資源來對孩子進行正面的引導和教育呢?
二、實施情況與分析:
1、繪本解讀
我選擇了獲得“2003年美國河岸街學院圖書委員會年度最佳童書”獎的“我的感覺”系列中的兩本繪本教材——“我會關心別人”和“我覺得自己很棒”。“我會關心別人”一冊中,提出先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別人關心的感覺,然后讓他想想別人有什么感受,從而懂得自己不愿做的事也不要讓別人去做,這樣才能讓孩子養(yǎng)成關心所有人的良好習性。而“我覺得自己很棒”一冊中,告訴孩子每個人都要尊重自己與生俱有的特質(zhì),懂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每個人和大家都不一樣,讓每個孩子覺得自己也都是很棒的!兩本教材各有千秋,卻傳達著同樣深刻的寓意:了解自己、相信自己、關心他人、快樂自己。
分析:
在研讀了這兩本繪本教材內(nèi)容后,覺得能針對我班幼兒中存在的一些現(xiàn)象進行引導和教育,所以我就構想借助這兩本以情緒教育為情節(jié)內(nèi)容的繪本教材培養(yǎng)幼兒真正了解自己、相信自己、關心他人、快樂自己的情感。
2、實施方式一:
首先,我選擇了兩個繪本中的重點畫面精心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如在制作“我覺得自己很棒”的課件里有這樣一些畫面:小天竺鼠自豪地對好朋友說:“我不用和其他人一樣,我就是我,這樣很好!我所要做的只是盡我最大的努力。我畫的畫、做的手工和別人的都不一樣……”小天竺鼠還熱心地幫助好朋友,它說:“我喜歡幫助別人,因為幫助別人也很快樂。”在制作“我會關心別人”的課件中,我又安排了這樣一些畫面:當有人受傷時,小熊會感到難過;當有人難過時,小熊會及時送去安慰;而當小熊得知別人生病時,它會主動去探望,給他人送去關愛;“當別人開心時,我的感覺好極了!”
我就利用集體活動,讓孩子們觀看這些栩栩如生的畫面,在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的過程中產(chǎn)生共鳴。在活動過程中,我結合畫面及時提問、引導幼兒思考。如:“你們看小天竺鼠在看見好朋友跳繩跳得很好時,它是怎么想的?小天竺鼠有哪些最棒的地方?想想你自己有哪些最棒的地方呢?”這幾個提問激發(fā)了幼兒觀察、思考、表達的強烈愿望。有的說:“我覺得小天竺鼠跳繩真棒,真了不起。可是,我卻不……”(該幼兒的回答表達了她對小天竺鼠跳繩能力的贊賞,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孩子通過比較在真正地了解自己了)。有的孩子回答:“我看到小天竺鼠這么棒,我覺得自己也像她一樣能干,會做算術題、背唐詩、講故事。”(她的回答道出了這個孩子的自信)?梢,孩子在繪本閱讀過程中,結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達與表現(xiàn)著自己對畫面的理解,以及相應的情感體驗。
又如在“我會關心別人”的繪本閱讀過程中,我是這樣引導孩子的:“在受傷的時候,小熊怎么樣?有人生病的時候,小熊怎么樣?有人難過的時候,小熊又怎么樣?當別人得到了小熊的關心時,小熊感覺怎么樣?你能舉例說說在自己有困難的時候別人是如何關心你的?當你看見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又是怎樣幫助他們的?”孩子在我一系列問題的啟示下議論紛紛,討論熱烈,他們關心他人的情感油然而升,而且也能回味自己真實的感受,感悟關心他人的快樂,沉浸在繪本的世界里“意猶未盡”……
分析:
選擇的兩個繪本中的重點畫面精心制作的多媒體課件,是我預設活動中所重點想讓幼兒感知體驗的。通過我循循善誘的提問,引領幼兒從具體形象、可愛的繪本主人翁小天竺鼠和小熊的親身經(jīng)歷出發(fā),與孩子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在生活中建立聯(lián)系,幫助幼兒正確地了解自己,樹立自信心,以及感受關心別人的快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