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家長教育心得 > 正文

這樣告別拖拉,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來源:互聯(lián)網 2015-11-23 11:36:22

說兩句

經常會碰到一年級的新生家長向我咨詢:“我的孩子做作業(yè)總是慢吞吞。別人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yè),他需要兩個小時。每天晚上都要很晚才能睡覺。我該怎么辦啊?”我給家長最多的建議,就是先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對于那些喜歡磨蹭、做事拖拉的孩子,如果仔細觀察,我們往往會發(fā)現大多數孩子都是因為時間觀念不強、時間意識淡薄,導致做事效率不高、喜歡拖拖拉拉。

訣竅一:培養(yǎng)時間自主感

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在幼兒階段,如果孩子得到自我管理的機會和支持,他們就會發(fā)展出自主性,獨立行為的能力和意志力——自由選擇和自我控制行為的能力。

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已學會認識鐘表,并對時間以及與時間相關的規(guī)則有一定概念,比如看懂課程表,知道作業(yè)完成和上交的期限等。對于那些早就對權力和控制問題比較敏感的孩子來說,完全有意愿和能力自由支配本就屬于自己的時間。但是,有些家長經常會出于擔心孩子遲到、害怕孩子浪費時間等方面的考慮,總喜歡不厭其煩地跟著孩子,馬不停蹄地催促孩子。孩子幾乎失去了對所有時間的自主支配權,晚上睡覺得聽大人的,早上起床需要大人提醒,做作業(yè)更需要大人守護。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就會迷失自我,找不到自我存在感。

伊伊剛上小學的前兩周,由于起床時間比幼兒園階段更早,大多數時候不能自己按時醒來,需要大人叫醒她才能起床。同時,由于每天的作業(yè)會擠占一部分時間,所以練鋼琴和畫畫就需要打破以往放學回家就開始的規(guī)律,只能等到做完作業(yè)或者吃完晚餐以后進行。剛開始的時候,她仍然需要大人提醒才能想起這些事情來。

這樣持續(xù)了大約半個月以后,我發(fā)現伊伊的時間觀念和自我管理能力有些退步,還不如幼兒園階段。于是,我開始尋思如何做才能讓她有所改觀。后來正好在微博上看到有位媽媽分享了一個好辦法,給孩子買一個鬧鐘,作為定時器,到點自動提醒孩子。

沒過幾天,我?guī)е烈烈黄鸬匠腥ミx了一款她很喜歡的“米妮”鬧鐘。回家以后,我就立馬開始教伊伊學會自己給鬧鐘定時,一旦把時間調好,鬧鐘就會及時提醒。從未自己使用過鬧鐘的她,卻對自己挑選的這個鬧鐘情有獨鐘,無論做什么事情,她都會提前調好時間,只要鬧鐘開始“呼喚”,就立即開始行動,絕不磨蹭。

訣竅二:增強時間感

每一個人的時間感都不一樣,如果我們的主觀時間跟客觀時間不一致,對自己可以用多少時間將事情做完沒有概念,就可能導致拖延。對于認知能力遠不及成人的小學生來說,在完成一件任務的過程中,就更加難以準確把握時間的進度。尤其是做作業(yè)時,經常會出現一些小狀況,比如鉛筆斷了需要重新削鉛筆、默寫漢字時把筆畫寫錯、讀英語時把單詞讀錯等等。如果孩子過于糾結這些細節(jié),就會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作業(yè)。

伊伊剛開始上學的一個月左右,大多數時候都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家庭作業(yè)。但有時也會在做作業(yè)的過程中因為一些小事,耽誤很長時間,最后導致當天花在作業(yè)上的時間比較多。后來,我和伊伊媽媽商量了一個辦法來糾正她的這個不良習慣。每天放學回到家以后,我們首先翻開家校聯(lián)系冊,根據當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量,預估完成作業(yè)所需時間。當時間過去一半時,我們會提醒她一次;還剩十分鐘時,會再次提醒她;還剩五分鐘時,會最后提醒一次。經過一段時間的對比,我們發(fā)現伊伊完成作業(yè)的效率在逐漸提高,對于出現的很多小狀況,她也能快速處理。

訣竅三:提高集中力

仔細觀察和分析喜歡拖延或磨蹭的孩子就會發(fā)現,他們大多數時候是不受時間限制的,做很多事情都沒有時間約束。在始終感覺自己擁有充足時間的情況下,孩子們也不容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完成一件具有緊迫性的任務。

不受時間限制的主觀感覺所產生的后果,既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當孩子們玩電子游戲或者看電視時,就容易感到自己進入了一個不受時間限制的領地,似乎可以超越時間的邊界。雖然不受時間限制的感覺會在揮霍的那個當下讓人感覺很愉悅,身心很舒暢,但因此而落下的很多事情仍然會把我們拉進現實,讓人嘗盡拖延或磨蹭的苦頭。

限時法是一種可以幫助孩子在一定時間內集中注意力的好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實都是可以給孩子設立時間限制的。比如從小出去玩的時候,我們可以事先跟孩子商量一次玩多長時間就要回家,到點就按照約定執(zhí)行;吃飯的時候,可以約定一頓飯最長可以吃多久,到時間就收走所有飯菜;完成每天的作業(yè)和其他任務,同樣可以根據當天的具體任務跟孩子約定一個完成時限。

同時,我們還可以借助電腦等信息技術手段,來幫助孩子做一些時間限制的練習。我有一個從事教育培訓的朋友,開發(fā)了一套專門針對孩子數學練習的軟件系統(tǒng),所有內容都跟教材同步。從幼兒園畢業(yè)的那個暑假開始,我們就特地申請了一個賬號,讓伊伊每天花一定時間進去練習20以內的加減法。其中有一個模塊,一次練習做五道題目,但系統(tǒng)會自動顯示完成所需時間。由于感覺像跟時間賽跑一樣,伊伊非常喜歡做這個練習,每一次都想挑戰(zhàn)已經取得的最好成績(所需時間最少、全部做對)。而在做題的過程中,伊伊非常投入,也很專注,不會受到外界的任何干擾。

開學一個月后,隨著老師的教學進度,我們又讓她繼續(xù)通過這種方式來加強練習。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她在進行加減運算時速度又變得很快。有一天她還告訴我:“爸爸,今天我在上數學課的時候,老師出的練習題,我是全班做得最快的,全部都做對了。沈老師還表揚我了呢。”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我感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平時經常采用類似的“限時鼓勵法”,讓她對時間很敏感,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訣竅四:學會目標管理

喜歡拖延的人,一般來說,都沒有比較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甚至常常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tài)過日子,做任何事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即使他們會設定目標,往往也是模棱兩可的目標,更沒有可操作的措施和清晰的步驟。

不管我們設定的目標是大還是小,達成一個目標基本上都需要一步一步來,分解成幾個小的、明確的步驟。當目標得到明確、任務得到分解以后,我們還需要為每一個階段的目標和任務設定完成時限。有了具體任務和完成時限,我們的目標感就會更強,孩子也一樣。

伊伊上小學不到一個月,第一次考試數學,就考得不好。導致這個結果有很多原因,由于平時回家練習數學比較少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影響了她的做題速度,所以試卷上空了很多地方沒有做。就在那段時間,我們考慮到孩子需要逐漸適應小學,盡量減輕學習壓力,就暫停了前面所說的限時練習。

后來,我們就跟她一起分析這個原因,并跟她約定此后需要每天加強練習,爭取下一次比這次考得更好。跟她明確這個目標以后,就把加強練習這個任務進行分解,第一周先練習10以內的加法,第二周練習10以內的減法,以后根據情況再練習連加和連減,等10以內的加減法相當熟練之后再練習20以內的加減法。當把這些任務層層分解以后,伊伊每天做完學校布置的作業(yè)就開始主動練習,每一次都很認真。設定的目標,基本上都能提前完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