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家長教育心得 > 正文

孩子最易模仿家長的壞習慣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2015-11-04 22:28:35

說兩句

不用懷疑
  
你的一言一行
  
正在被你的孩子學習、模仿著……
  
——————————————————
  
人的許多良好品質(zhì)與行為習慣都是在兒童時期養(yǎng)成的,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對象。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甚至脾氣秉性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家長的習慣最容易被孩子模仿,做了很多事情以為是為孩子好,但卻在不知不覺中“帶壞”了孩子……
  
1、沒有禮貌
  
如果家長平時有“出口成臟”的習慣,或者總做些沒有禮貌的事情,孩子很有可能會有樣學樣,在長期的模仿中逐漸把這些舉止變成自身行為的一部分,成為一個沒有禮貌的人。以后無論是在人際關(guān)系上,還是在學業(yè)、事業(yè)上,沒有禮貌都將成為孩子的絆腳石。
  
改變建議:
  
審視自身的行為,爭取做一個講文明、講禮貌的人。在教育孩子上,言傳、身教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
  
2、自己勤儉,對孩子卻大手大腳
  
有的家長省吃儉用,對孩子卻出手大方,以為這樣是愛孩子,但這可能除了讓孩子學會奢侈、不懂回報和付出、沒有良好的理財意識外,也不能讓孩子明白一些他該學會的品質(zhì),如節(jié)約、有計劃的支出等。
  
改變建議:
  
愛孩子不是給他昂貴的東西,而是給他合適的。從小教會孩子理財,懂得感恩和回報、明白節(jié)儉的道理,才是給孩子最好的。
  
3、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較
  
有一種孩子叫做別人家的孩子,家長總喜歡拿別的小朋友和自家孩子比較,首先可能會讓家長自己出現(xiàn)心理落差,從而在教養(yǎng)上對孩子過于嚴苛,或者因為總是對孩子說“你看XXX怎么樣”之類的話,讓孩子總是把注意力放在別人孩子身上,很容易讓孩子受外界影響,沒有信心、自卑。
  
改變建議:
  
不要總是用別的寶寶的標準衡量自己的孩子,讓孩子順著自然的方式自由發(fā)展,只要他沒有出現(xiàn)滯后、遲緩的情形,就不必過于擔心。
  
4、過于愛護孩子
  
你心疼孩子,所以什么也不讓他做,但這樣實際上就是剝奪了孩子動手的機會,沒有學習的機會,得不到鍛煉,孩子就很難學會照顧自己,同時會出現(xiàn)依賴的思想,變成一個“懶惰”的小孩,將來也很難適應集體生活。
  
改變建議:
  
給孩子一些自主的機會,在他的能力范圍內(nèi),給他分配一些事情,讓孩子明白付出才有收獲的道理,也讓他學會該有的能力。孩子動手是學習最有效的途徑,過于愛護孩子實際上是害了孩子。
  
5、帶著寶寶玩電腦/看成人劇
  
有的家長既想玩電腦/看電視,又得照顧寶寶,于是“兩全其美”地帶著寶寶一起玩游戲/看成人劇,很多成人節(jié)目并不適合孩子看,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錯誤認知,且長期看電視,對孩子的發(fā)育不利;電腦的輻射對孩子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大腦的發(fā)育很不利,強烈的視覺和聽覺刺激都會傷害寶寶,也容易造成頸椎等骨骼發(fā)育問題。
  
改變建議:
  
孩子接觸電腦/電視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一定要看,也要選適合孩子的發(fā)展階段,內(nèi)容健康,且時間也要嚴格規(guī)定,最好還是用親子游戲來代替。
  
6、當著孩子的面宣泄你的各種不滿
  
工作有壓力了、朋友間有誤會了、夫妻間出現(xiàn)爭執(zhí)了,都毫不隱瞞地當著孩子面抱怨,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對。這樣做不僅解決不了問題,也會造成孩子的負面情緒,同時也讓他慢慢學會找別人的毛病,而不能審視自身的錯誤,學會錯誤的處理事情的方式。
  
改變建議:
  
可以用公正的態(tài)度向孩子訴說,告訴他生活中有不美好的事情,但是別指望孩子替你解決,你也要盡量試著給孩子更積極的印象。
  
7、說謊
  
有時候,家長在說謊也是被孩子看在眼里的,這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后果?首先,孩子會覺得說謊不是錯,那么他也可能擁有這種“品質(zhì)”;其次,會讓他因不解而對家長的認識產(chǎn)生偏差。
  
改變建議:
  
珍惜孩子的信任,不要敷衍孩子,承諾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無論孩子在不在場,都爭取做一個有誠信的人。
  
8、不守交通規(guī)則
  
看看左右無人、無車,就隨意亂闖紅綠燈,這樣不僅威脅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也讓孩子不重視交通規(guī)則,存在僥幸的心理。沒有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孩子,無論出門在外或者在家都很容易遇到危險。
  
改變建議:
  
不論是否帶孩子出門,都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平時也盡量告訴孩子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性,告訴他,這樣做實際上是在保護自己。
  
9、當眾批評孩子
  
有的家長為了挽回面子或其他的原因,總是在寶寶犯錯的時候當眾責罵他或者羞辱他,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覺得自卑。也會影響親子間的情感,同時這樣的做法并不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改變建議:
  
孩子犯了錯誤要及時指出來,但態(tài)度一定要溫和,告訴他為什么錯了,你的目的是讓寶寶改正錯誤,并不是當眾打擊他。
  
10、不愛運動
  
這大概是大多家長的通病,自己不愛運動,自然就不會帶著孩子一起運動,甚至忽略運動對孩子發(fā)展的重要性,讓孩子成為一個小胖墩,或者因為缺乏運動而導致某些技能發(fā)展滯后。
  
改變建議:
  
多運動是利于自己也利于孩子的事情,所以平時盡量抽時間帶著孩子一起做些運動和游戲,既鍛煉了身體,也培養(yǎng)了親子感情。
  
11、做事拖拉,沒有時間觀念
  
有些家長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的,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這樣的做法延續(xù)到孩子身上,容易讓孩子也沒有時間觀念,對不守時、遲到之類的不良事件都沒有正確的認識,日后就很容易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
  
改變建議:
  
從小給孩子灌輸時間觀,讓他們了解時間的重要性。平時做事一定要按計劃進行,嚴格按規(guī)定的時間完成,不要總是“來日方長”。
  
12、脾氣大,隨時發(fā)
  
這首先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增加他的恐懼情緒,也不利于孩子心理建設(shè)。同時會讓孩子也成為一個暴躁的人,不能很好的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父母的爭吵會給孩子提供一個壞榜樣,讓他學會攻擊性行為,如說臟話、粗話
  
改變建議:
  
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是在沒辦法控制的時候,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隨時爆發(f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和成長環(huán)境
  
弗洛尹德認為,一個成年人的價值觀、性格氣質(zhì)、行為取向等,背后的動機都跟童年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人最隱秘的記憶,往往跟在童年、特別是六歲以前植入的味覺、嗅覺有關(guān)。所以孩子從出生到六歲,一定要形成一種美好的世界觀。他得看好的東西;聞好的東西;聽好的東西;接觸美好的人,才能自己做一個好人
  
很多人都已知道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了,那我們再往深想一層:這個‘榜樣’的行為,是由心而發(fā)還是只做做樣子又有多大的區(qū)別呢?這個問題可能思考的人不會太多,我曾經(jīng)看過對此分析的一段話,今天分享出來
  
謹言慎行,不如完善自我。
  
托爾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jié)到榜樣上,歸結(jié)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父母謹言慎行,處處為孩子做好榜樣,孩子自然會從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受益。但如果僅僅是為了教育孩子提供一個復制的樣本,而非自我要求,便又走上了歧途

孩子復制的不僅僅是父母的言行舉止,更重要的是這些言行背后的心境、態(tài)度、思維、品格
  
意識層面的言行,不足以掩飾潛意識層面的實質(zhì)內(nèi)容,在孩子面前惺惺作態(tài)是沒用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洞察父母的真實想法。而做父母很重要的一個境界是,既能夠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也明白“我是誰”比要求孩子“成為誰”更重要。一位對自我要求較高的家長,真正在意的是自我完善,而非教育孩子.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shù)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