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兒童心理 > 正文

孩子的心理安全最重要

來源:互聯(lián)網 2015-09-07 16:31:37

說兩句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更加需要關心兒童的心理需求。因為孩子的安全感往往是在小時候養(yǎng)成的。父母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和關注往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在幼小的時候并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他想要媽媽的擁抱,有可能通過碰撞自己,砸東西來引起父母的關注,來呵護自己,擁抱自己。可是家長卻以為孩子太調皮而懲罰孩子,結果就讓孩子認為父母不喜歡自己而變得小心翼翼。也有的孩子在自己取得小成就時想得到父母的認可,可父母由于其他的事忽略了,讓孩子形成“父母不在乎自己,自己做什么也沒用”的想法。長期以往,孩子就會形成不信任他人,懷疑自己的人格。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及時的理解和明白孩子的意圖,積極關注孩子,及時給予孩子想要的“愛”。這樣孩子就會經常歡笑而少哭鬧,情緒歡快、活潑而好探索,喜歡嘗試著接近新事物、新情景甚至陌生人,這些都有助于孩子形成積極的情緒情感,養(yǎng)成自信、勇敢、敢于探索的個性特質,并促進孩子的智力發(fā)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人際交往觀。

培養(yǎng)親密依戀是幼兒期心理發(fā)展的主要任務,而良好的依戀關系是安全感形成的前提。那么具體怎樣去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感呢?

做一個敏感的媽媽

研究表明,媽媽是否敏感是區(qū)分安全型依戀和不安全型依戀的重要特征。如果媽媽對孩子的信號作出及時、一致而適當的反應,并經常溫柔地擁抱孩子,那么媽媽與孩子之間依戀的安全性也多向正向發(fā)展。

因此,要讓孩子形成良好的依戀,形成安全感就必須做一個敏感的媽媽,正確地理解寶寶發(fā)出的信號,并做出適當地回應。比如孩子突然發(fā)脾氣,是想要大人的關注。孩子畫了一幅抽象的畫,卻要堅持給你講畫的內容,是想要得到你的肯定。這時家長對寶寶正在進行的活動要配合而非阻礙。比如,你停下自己手中的工作去耐心聽孩子講他的繪畫作品,并給予積極回應。在決定是否要打斷寶寶正在進行的活動時,先考慮寶寶是否會接受;必須要打斷寶寶正在進行的活動時,一定要采用溫和的手腕,不要強迫寶寶馬上停止。此外,對于孩子的情緒變化,父母要及時捕捉到,并作出必要的情緒引導,耐心傾聽,支持鼓勵。如果母親對孩子管理疏忽(讓孩子處于饑、渴、冷、濕等不安狀態(tài)),或不愿意陪孩子玩耍,把孩子寄養(yǎng)在祖父母家,甚至冷落孩子,那么孩子就可能很難與人形成良好的依戀和獲得安全感,心理發(fā)展就會延遲甚至出現自閉傾向。

積極關注寶寶

日常生活中,媽媽應該在各種生活場景以及照顧孩子的機會中(如游戲、洗澡、聊天),經常對孩子微笑、擁抱以及親吻孩子的小臉蛋等。積極與孩子交流,讓寶孩子時刻都能感受到媽媽的關懷和愛,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生活環(huán)境的安全和溫馨。

母子交往中,媽媽要用耐心、溫和的語言與孩子交流,鼓勵、支持孩子獨自玩耍,如通過捉迷藏逐漸延長媽媽離開的時間和距離,使寶寶知道媽媽會回來的。媽媽要像對待大人一樣去與孩子(不要有小屁孩的想法)友好交往,如微笑、點頭、主動打招呼、親切交談等。如果媽媽對寶寶的信號長期冷漠,對寶寶的態(tài)度變化無常,那么寶寶內心就會很沖突、矛盾,對媽媽的愛不知所措。

觸摸寶寶,和寶寶多說話

你可以在孩子游戲或將要睡覺的時候,用手輕輕撫摸孩子的身體,由額頭到腦后,由頭到腳,再由身體中心向手腳前端,動作要柔和緩慢,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撫,從而導致依戀的產生。也可一邊陪孩子玩耍一邊跟孩子說話,讓孩子熟悉媽媽的聲音。當孩子取得一點點小成績的時候媽媽要多鼓勵表示贊揚,讓孩子感覺到媽媽在關注自己,并且是喜歡自己的。與此相反,媽媽通常不喜歡身體接觸,討厭抱著嬰兒,那么孩子將會積壓情緒覺得媽媽不喜歡自己。會出現攻擊、發(fā)泄等行為,有時還表現出消極、反對和拒絕的行為。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家庭的天使,他們需要我們的呵護和關愛。家長要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安全的。只有孩子對外界有了安全感,他才能有好的人際關系,強的發(fā)展動力。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成才成德,做一個有作為的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