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入園必讀 > 正文

寶寶入園前需要準備哪些物品?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2015-08-21 17:25:42

說兩句

一轉(zhuǎn)眼寶寶到了該入園的年齡了,寶寶第一次長期和其他同齡孩子相處在一起,寶寶到了陌生的環(huán)境,家長該準備哪些入園物品呢?寶寶入園體檢要準備哪些呢?作為即將榮升為幼兒園小朋友家長的粑粑麻麻們,應該如何幫助寶寶度過適應期呢?今天小編就在這里為家長們支支招兒,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哦。

入園必備物品

書包

帶寶寶一起去商店挑一個可愛的小書包,在書包表面繡上或?qū)懮蠈殞毜拿郑诶蠋煴嬲J。其實對于剛?cè)雸@的寶寶來說,書包里裝些什么是無所謂的,只要每天能背著心愛的書包上幼兒園,他就有一種成就感。

衣服

給寶寶準備一些適合在幼兒園穿的衣服,把那些不易穿脫的裙子和背帶褲收起來,也不要給男孩穿前門襟裝拉鏈的褲子,以免夾傷生殖器;衣服或褲子上最好有放手帕的口袋,因為手帕用別針別在衣服上不安全,也容易扯壞衣服。當然也可以使用一種特制的安全別針。

另外準備一兩套內(nèi)衣褲,因為寶寶年齡小,換了環(huán)境容易緊張而尿褲子。

鞋子

為寶寶挑選一雙舒適合腳的鞋子,因為幼兒園戶外活動較多?稍谛由腺N上卡通圖片,幫助他分清左右。如左鞋貼上猴子的左半臉,右鞋貼上猴子的右半臉,穿對了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猴子臉。這樣特征明顯的鞋子還能避免寶寶之間穿錯鞋。

手帕

由寶寶親手挑選小手帕,買四五塊輪換用,最好是同一花樣的,以便識別。

玩具

一般幼兒園都允許初入園的寶寶帶一兩件自己特別喜歡的玩具。手里拿著自己熟悉的東西,寶寶會有一定的安全感。讓寶寶挑選自己喜歡的、體積適中(小于幼兒腦袋,大于幼兒拳頭)、無尖銳突起、表面光滑或柔軟的玩具2~3個,輪流帶去玩。

寶寶入園體檢常識

必須進行入園體檢嗎?

國家規(guī)定,即將進入托幼園所生活的幼兒,在入園前必須進行全面的健康檢查,來衡量該幼兒是否能過集體生活,預防將某些傳染病帶入到托幼園所中;而且,入園前的健康檢查還能為托幼園所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每名幼兒生長發(fā)育的特點以及健康狀況提供重要的資料。

去哪里進行入園體檢?

幼兒入園前的健康檢查,一般幼兒園會指定專門的體檢機構,通常是在當?shù)氐膵D幼保健院所進行。在婦幼保健中心,有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幼兒入園前健康檢查項目。體檢后會得到《兒童入托兒所、幼兒園健康檢查表》,需交到所讀幼兒園,3個月內(nèi)有效。

入園體檢要做哪些項目?

1、必檢項目包括檢查幼兒當前的生長發(fā)育與健康狀況,如:身高、體重、胸圍、頭圍等形體測量與評價;此外還有健康檢查,包括心肺檢查、腹部檢查、口腔檢查、聽力和視力篩查;輔助檢查(實驗室檢查)包括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的檢查。

2、體檢的醫(yī)生還會了解幼兒的疾病史、傳染病史、過敏史、家族疾病史以及幼兒預防接種完成的情況等。

寶寶入園前非常有必要進行入園體檢,這不僅對寶寶負責,也對其他的小朋友負責。在入園體檢中,可以了解到寶寶的生長發(fā)育情況和健康狀況,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更好地促進寶寶健康成長,同時,對疾病也可以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隔離和早治療。

延伸:

幼兒剛剛?cè)雸@,尤其是1歲到三歲幼兒認生敏感,由家庭環(huán)境、熟悉的親人到陌生的幼兒園和不熟悉的教師,幼兒會產(chǎn)生親子分離焦慮,這種焦慮給孩子帶來很重的不安全感,往往通過哭鬧、發(fā)脾氣等消極方式表達出來或達到不來園的目的。

適應期對孩子來說也是鍛煉孩子適應能力的學習過程,如果家庭配合適當,一般情況下半個月到一個月基本都能順利度過適應期。適應期內(nèi)孩子通常會有如下表現(xiàn):北京幼升小網(wǎng)

1、基本是以哭鬧不來幼兒園為主要表達方式,甚至從早晨不起床,不穿衣服,不洗臉,不出門開始。

2、孩子飲食狀況、情緒狀態(tài)不如以前,回家后發(fā)脾氣,睡眠狀況不好;3、更嚴重會哭紅眼睛、哭啞嗓子、睡夢中驚醒哭鬧、甚至生病等;4、有的孩子前幾天哭鬧特別厲害,幾天后明顯好轉(zhuǎn);5、有的孩子哭鬧強度不大,但時間較長。家長需要配合園方的工作:1、只要孩子不生病就堅持送;

2、送的時候態(tài)度一定要堅決,家庭意見一定要一致,不要讓孩子感覺到通過哭鬧可以達到不去幼兒園的目的;

3、孩子送到班級,和老師交代清楚后迅速離開,不要和孩子糾纏時間太長,尤其是老人送孩子,孩子里面哭,家長外面哭,只能增大適應期的難度;

4、孩子交到老師手里后家長最好離開幼兒園,不要中間探望,孩子哭鬧過程如果看到家長會哭鬧的更厲害(因為平時孩子經(jīng)常通過哭鬧達到目的),而且適應期會加長;

5、早晨來園前在家可以給孩子適當吃點早飯,如喝點奶,吃點雞蛋,不要吃太多,以免哭鬧發(fā)生嘔吐;

6、孩子在園因為哭鬧導致飲食不規(guī)律,老師會盡量多給孩子喝水,回家后家長也要多讓孩子喝水,晚飯在家可以再吃點,以清淡類和水果為主,不要太油膩,也要避免一次吃太多;7、接孩子回家時,當孩子看到家人后又會哭鬧。家長除安撫外,應多給孩子正強化的暗示,比如說寶寶真乖,寶寶長大了,在班里吃飯、喝水、睡覺,老師和小朋友可喜歡你了,老師還表揚寶寶懂事,幼兒園那么多玩具多好玩呀,明天和小朋友一塊玩等;避免用負強化的語言暗示,比如哭了一天吧,老師煩你了嗎,小朋友欺負你了嗎,給你東西吃了嗎等或再哭媽媽不喜歡你了,再哭不接你了,不聽話就把你送幼兒園去等;

8、適應期內(nèi)老師會通過電話、接送孩子時和家長溝通,家長也可以在中午時間打電話詢問孩子情況。

9、發(fā)現(xiàn)生病癥狀提前用藥預防。

每個孩子都是家里的心肝寶貝,孩子的哭鬧也揪著家長的心,孩子在園還哭呢嗎?喝水了嗎?老師煩我們了嗎等等,家長的心情我們非常理解,讓我們共同努力幫助孩子完成邁向社會的第一課。

北京幼升小網(wǎng)

寶貝新入園都有一個適應期,更何況低齡寶貝入園呢?家長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幫助寶貝一起度過難關。

提醒寶貝多喝水,養(yǎng)成隨渴隨喝的習慣。白開水的保健功能是任何飲品都不能代替的,寶貝的飲水量不足,容易產(chǎn)生內(nèi)熱,稍不注意就可能生病。當你發(fā)現(xiàn)寶貝的尿液不是清亮透明的,就更要注意讓寶貝多喝水了。如果寶貝一開始不喜歡喝,可以一次少喝點,一天多喝幾次。

如果寶貝生病了就接回家積極治療,但痊愈后還應該堅持送到幼兒園。這是一個增強寶貝的適應性和抵抗力的過程,只是再回幼兒園的時候,要跟老師密切溝通,讓她知道寶貝最近的情況,并加強保育工作。

避免包辦代替,鼓勵寶貝自己動手做事,不要怕他做錯。敢于動手的寶貝會很自信,在集體生活中有成就感,而積極的情緒不但讓他更加快樂,也可以增強機體抵御病毒侵害的能力。

鼓勵寶貝什么都要吃,保證營養(yǎng)均衡。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了配合幼兒園的生活,即使節(jié)假日也要堅持早睡早起,不要打亂寶貝的生活習慣。

堅持鍛煉身體,經(jīng)常帶寶貝做些適當?shù)南捏w能的運動,不能總是“靜坐”。

寶寶上幼兒園之后,會比以更容易生病,面對這種情況媽媽應該怎么辦呢?有什么方法能夠提高寶寶的免疫力么

1.避免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清潔用品,因為這些產(chǎn)品可能是抗藥性微生物的來源.

2.要培養(yǎng)寶貝養(yǎng)成基本的衛(wèi)生習慣,這樣可以防止拉肚子或尿道感染等疾病。

3.一定要保證寶貝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否則也會降低抵抗力。

4.避免經(jīng)常和寶貝討論他的疾病,強調(diào)他們的虛弱,這樣會讓他們更加焦慮不安,影響寶貝身心健康。

5.多讓寶貝和其他孩子接觸,讓寶貝暴露在感染原下,刺激寶貝的免疫系統(tǒng),增強免疫反應。

6.少吃糖分過高的食物,以免干擾白血球的免疫功能,使抵抗力下降。

7.多吃蔬菜水果,以免寶貝偏食使寶貝體內(nèi)抗體減少,影響人體防御功能。

幼兒園校醫(yī)建議大家,填寫孩子的健康檔案時,要盡量填寫仔細。

1、對有過敏癥,比如哮喘的孩子,要告訴老師孩子的主要過敏源。最近一次發(fā)作在何時,由什么引起。

2、出現(xiàn)過高熱驚厥的孩子,要告訴老師孩子最后一次高熱驚厥的時間,驚厥時的體溫,當時所吃的藥物。

3、曾有外傷的孩子,要告訴老師孩子受傷的部位,是不是有哪些運動不能做。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