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lián)網 2015-07-30 10:59:26
家有小兒幼升小,為了“拯救”這些為孩子操碎了心的家長們,小編這就跟大家一起為孩子的幼小銜接支支招,那些讓家長揪心的難題,你遇到了嗎?
擇校最應該看重什么?
李老師在活動中提到,家長在孩子幼升小擇校時切勿一味去追求名校,學校的學習氛圍與教學態(tài)度,才是家長擇校需優(yōu)先考慮的因素。許多家長為孩子擇校東奔西走,一心奔著名校的牌子去,成功了,皆大歡喜;失敗了,說不定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小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規(guī)范孩子的日常行為,就孩子學習成長而言,小學階段的孩子上一流的小學與二流的小學差別并不大。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融洽的家校配合,比孩子上任何名牌學校都要有價值。
不管孩子上多么好的學校,家長也都不能完全依賴學校和放手不管,工作忙不是逃避家庭教育責任的理由。一個好家庭就是一所好學校,認為孩子上了好學校就可以獲得良好發(fā)展的家長,未來十有八九也會焦頭爛額。
入學前孩子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從目前小學的入學面試題目來看,學校都比較注重孩子基礎知識,如要求孩子掌握一定的識字量,同時,孩子具不具備簡單的表達能力,幼兒園期間有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否進行簡單的邏輯思維計算,能否同小伙伴們和平相處,也是小學考察學生的重要條件。愛好特長和動手能力當然這些加分項,家長們可以多注意一下。
入學前有沒有必要提前識字?
這些年政策開始提倡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造成很多家長誤解“幼兒園就是不應該學習小學的知識”,這個解釋并不全面和正確。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真正含義不是禁止幼兒園學習小學的知識,而是“不能以小學教育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幼兒園的孩子”,比如小學那種一個字寫20遍,一天做20道計算題的教育方式,幼升小過程中,適當的知識基礎還是很重要的。
學前掌握一些基本知識(如數概念、能識些字、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對于入學是有必要的,也是孩子通過入學面試的必備條件。孩子在入學前能認多少字,能背多少首古詩,能做多少位的加減乘除運算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能通過這些積累和學習,體驗識字的樂趣。如果孩子有興趣,內容范圍可以寬泛一些寬,接觸的知識面也盡可能廣一些。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家長可以用聽故事、看圖片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習慣,讓孩子看一些感興趣的動畫片,如奧特曼、龍貓、白雪公主等等。這些興趣,不用家長刻意地去培養(yǎng),也比較符合孩子無意識的學習的心理規(guī)律。
至于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老師是建議家長可以選擇一些內容有趣的繪本,字少一些,圖多一些,簡單一些的。合理的親子讀物還應該讓孩子有參與感,如角色扮演,比賽讀,簡單復述,一般不建議選擇太晦澀難懂的書籍。
家長如何進行心態(tài)調整?
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都在上各種輔導班,許多家長都會擔心自己家孩子不上,入學后課程會不會落下。家長的矛盾心理我們能理解,既擔心前期學多了孩子上課認真;又擔心現(xiàn)在不學,后期三四年級補課吃力,跟不上。孩子的學習與進步不可能一蹴而就,從幼兒園升小學,學習環(huán)境和內容都不一樣,孩子有些不適應也是正,F(xiàn)象。
家有孩子處在幼升小階段,孩子的努力不可少,家長也要調試好自己的心態(tài),切忌焦慮,更不能把壓力帶給小朋友。關于學什么技能,大可不必在一上小學就送孩子去,可等孩子入校一段時候后,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和興趣再做決定。
幼兒教育是孩子未來成長的基石,小學期間出現(xiàn)的問題,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在幼兒時期不當的教育埋下的禍根,只是到了小學才開始表現(xiàn)出來。如不想上學、拖作業(yè)、經常與同學起沖突、好動、上課坐不住等。
提前做好入學準備,把握孩子入學前的第一個月。上哪學也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幼小銜接的線上活動,讓廣大幼兒家長對“幼升小”有更為深刻的認識,也提前和準備起來。北京幼升小網
定義:幼小銜接,從字面意義來理解就是幼兒園與小學教育銜接,也是孩子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這個階段需要孩子從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社會技能等方面適應小學生活,順利實現(xiàn)幼小銜接。上哪學整理了這個時期家長顧慮的問題,也總結出部分老師的建議。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