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家長教育心得 > 正文

這些無心之舉最傷孩子心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2015-07-01 16:23:33

說兩句

在我國大約有90%以上的父母們正在用不正確的方法教育著孩子,這是我國實施素質(zhì)教育所面臨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存在以下誤區(qū):

認為把道理講清,孩子就應理所當然地按道理去做

這是我們家長最常犯的一個誤區(qū)。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對著孩子不停地講道理,認為只要把道理講清,孩子就應該理所當然地按著道理去做。假如你跟一個五歲的孩子說:“長大了要當科學家,知道嗎?”孩子說:“知道!”可是孩子真的知道嗎?事實上,我們所說的大多數(shù)道理孩子是聽不懂的,孩子是通過行為來學習,通過感覺來體會道理的,根本不是按著道理去做事情的。孩子的天性是絕對按照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原則去做事,而不是通過理性思考再去行動。通常在孩子心中總是有這樣一種困惑:同樣一種行為怎么有時會獲得表揚,有時卻是批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孩子心中是弄不明白的。

我想起自己小的時候大約六歲那年的夏天,父親開著拖拉機回家取東西時把車停在院外,結(jié)果出門時正好有朋友從遠方來,寒暄著進屋。父親說:“誰去把車閉了?”這時我挺身說:“我去吧!”父親:“你能行嗎?”“能行,我看過你閉車。”說著就跑出去,爬到車上一掰油門兒,車熄火了;貋頃r父母一齊夸我:“兒子你真聰明,能關(guān)車了,好樣的!”父親的朋友也夸張地說:“小家伙你怎么這利害,都能關(guān)車了,太利害了!”我當時那個高興!那種自豪感別提了?墒虑闆]過一周,父親又開著車回來,還是把車停在了上次的地方,父親急急地剛進屋,我就跑出去。然后還是爬到車上把油門一掰,車又熄火了,等父親出來看:“誰把車關(guān)的?”“我呀!”父親怒了:“誰讓你關(guān)的,胡鬧!”我當時委屈極了,本來還等著他夸我呢,卻不想得到的是怒訴。當時我真的弄不懂了:“同樣一個行為,怎么上次表揚我,而這次就會批評呢?到底為什么呢?”后來看見父親吃力的搖了快半小時的時間才把車給打著火,我才覺得這事可能不對了,但我當時還是不能理解:同樣的行為,有時會讓父母高興、有時又會讓他們不高興。

周國平曾說過這樣的話:“對于我們成人的世界,所有的理解都包含著誤解。”更何況我們的孩子,他們還不懂得成年人的做事規(guī)則,更無法完全理解成年人心中到底要表達的是什么?孩子聽不懂太多的道理,孩子是通過行為來體驗,通過感覺來學習的,而不是按照理性來做事。

認為一切物質(zhì)條件都準備好了,孩子就應該好好學習

我不知道我們成人世界是怎么得出的這個道理。物質(zhì)條件與孩子是否好好學習沒有因果聯(lián)系。“生命之初”時,我們講過人的本性。促使一個人改變的根本原因,要么逃避痛苦,要么尋求快樂,這是根本原因。特別是對孩子來說,他的理性還不發(fā)達,完全是憑潛意識做事。那么,促使孩子去學習的第一個因素是興趣,也就是學習本身能給他帶來樂趣;第二個因素是學習的結(jié)果使他快樂;第三個因素就是對父母的感恩。孩子學習的根本動力是引發(fā)一種情緒,這種情緒在生理上能找到快樂,從而引發(fā)一種興趣和對學習的一種欲望,在神經(jīng)連結(jié)方面學習等于快樂!

認為什么事也不用孩子做,只要學習就行了

這是一個很荒唐的做法。孩子是人不是機器,不能機械地設(shè)定程序只許這樣不許那樣,這樣會扼殺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天性。

作為一個人,他的任務是通過興趣來了解這個世界,通過感受來探索宇宙、生命和人生,“孩子的天職是玩耍”。如果家長只一味地要求孩子學習,就殘酷地剝奪了孩子的這一天性。所以,我們家長一定要意識到孩子是人,要用人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專注于孩子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孩子的品格培養(yǎng)

記得亞里士多德說過:“人在初生時是一個非?蓯旱男游铩”要培養(yǎng)成人須經(jīng)過十幾年、二十幾年的“人化”過程,如果在教育“人化”過程中,作為人最基本的東西沒有教導和正常的精神供氧,而總是希望通過知識的教育和智力的開發(fā)來讓孩子“人化”,這樣便走進了一個很大的誤區(qū),最后孩子人化的過程就不完善。電影《閃亮的風采》中鋼琴師一生的悲劇——父親粗暴的只要求他單純學習鋼琴技能,最后導致他在技藝上成為大師,在精神上卻變成了一個殘疾。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事情都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特別是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大部分家長都犯過類似的錯誤,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對孩子來說父母們認為此時此刻你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這一點沒錯,關(guān)鍵是學習什么?怎么學?如果孩子的興趣、潛能被開發(fā)出來的話,學習將會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反之,孩子是在被父母強迫和高壓下機械地學習,那對孩子來講學習就是一種災難,太痛苦了。

認為打罵完孩子后只要哄好就沒事了,不會給孩子造成傷害

這是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個大誤區(qū)。孩子在被打罵完之后,表面上哄好沒事了,實際上他被打罵的感覺永遠地存留在潛意識里,但他自己并不知道,直到成年以后總是出現(xiàn)一種緊張、焦慮、自悲、情緒低落的狀態(tài)。這實際上是孩子在童年被父母打罵時的一個惡性“心錨”留在潛意識里,構(gòu)成了他現(xiàn)在的潛意識性格。一旦有相同的環(huán)境因素觸發(fā)的時候,便會誘導出他當時被打罵時的一種生理反應——恐懼、焦慮,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心錨”。

孩子在七歲之前很難搞清楚為什么會被打罵,只有通過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的經(jīng)歷,他才能理解為什么同樣的行為會有不同的待遇。如果父母破壞性地打罵完孩子,一旦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就很難再調(diào)整過來。孩子的天性是討好父母,只有做一件事情能給他帶來快樂,又能獲得父母的確認、表揚、鼓勵,他才會積極地去做;一旦他所做的事被否認或受到批評,他的生理就會發(fā)生反應,神經(jīng)系統(tǒng)開始僵硬,表現(xiàn)出思維遲鈍、行動緩慢,既做不好,也學不會。

人的思考模式是聯(lián)想運作,人腦中的任何兩件事都可能形成聯(lián)系。童年所受到的傷害會永遠存留在孩子的潛意識里,所以父母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認為孩子理所當然地應該聽家長的話

這種觀點是影響我們最深刻的民族垃圾。它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悲劇。

“孩子不聽我的!”這是許多家長常說的一句話,那么我想告訴你,你的孩子聽你話只有兩個原因:一是你說的話是對的并且對他有好處;二是你們相互約定好必須按規(guī)則做。

在盧梭的《愛彌兒》一書中講了奴役與支配的來源,父母讓孩子無條件服從,“因為我是你爸,是你媽,所以你必須聽我的話”,這會在孩子的心中形成被奴役與支配兩種可能性的認識。一種是我離不開對方,對方是個比我更強大的個體,供我吃穿——導致支配;另一種奴役,對方是奴隸主,它擁有我的身體甚至我的精神,所以我是他的財產(chǎn)。這樣在孩子成年后就產(chǎn)生兩種根本性的性格特征:要么支配別人,奴役別人;要么被人支配,被人奴役。就是無法擁有平等的觀念和獨立的人格。

如果想讓孩子聽你的話,你就要先培養(yǎng)孩子的平等觀念和獨立人格。與孩子平等相處,引導孩子正確思考,讓孩子獨立做出選擇,千萬不要強迫孩子聽我們的話。因為你無法證明你說的話一定是對的,就象孩子想吃香蕉而你卻認為蘋果才富有維生素,所以吃蘋果是對的。這只能證明是你的看法,卻不一定是孩子的需要。

認為我為孩子做了犧牲,孩子一定會感恩,一定會學好(七)

這是一種沒有因果聯(lián)系的邏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是教會孩子的自立能力。如果孩子該自己做的事情我們家長也替代了,這等于剝奪孩子的生存權(quán)利,探索世界的權(quán)利。這不但培養(yǎng)了孩子的依賴性和被支配性,相反父母為孩子做的越多孩子的私心就越重。

讓孩子多多參與家政,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等等以此給孩子以表揚和鼓勵,讓孩子感覺到家庭氛圍的溫曖,因此孩子學會了感恩。如果家庭沒有溫暖的話,沒有人會對父母感恩。當一個人沒有感恩就不會理解父母的辛苦,如果不能讓孩子意識到讓父母高興,理解父母對于父母是多么重要,他會認為不感恩是理所當然的,這是許多富家子弟的悲劇。父母創(chuàng)造財富越大,給孩子的越多,孩子忘恩負義的程度也就越重,所以說這種觀點是教育孩子的一個根本性誤區(qū)。

認為做人的道理等孩子“懂事”后再教育

現(xiàn)在很多家長的普遍做法是只要孩子學習,其他的事別管。從小把孩子教育得就不負責任,成為生活的旁觀者。如果孩子從小不被引導去關(guān)心別人,理解別人,長大后就會我行我素。一旦這些道理在他們心中形成牢不可破的價值觀和信念時,這一生的失敗就會不可避免。

所以,對孩子從小就進行如何做人的品德教育,是人生的根本,是取得成功的關(guān)鍵。否則,光讓孩子學習知識而不引導他做人,最后的結(jié)果可能是知識沒學會,人也沒做好。

認為批評是讓孩子改掉缺點的惟一方法

認為孩子做錯事就應該批評,否則會養(yǎng)成壞習慣。這對傳統(tǒng)觀念中的大多數(shù)家長來說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我告訴你這一點是不對的。因為批評是要講究藝術(shù)的,并非批評就一定能使孩子改掉缺點,相反破壞性的批評只會把孩子的潛能埋沒,自我價值打消,毀掉孩子的自尊心。

我們不用批評的方法改掉孩子的缺點,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孩子的成長是在優(yōu)點被確認并且逐漸放大,進而替代了他的缺點的過程。如果一個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被確定而形成穩(wěn)定的自我價值,最終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如果父母的批評是針對孩子的行為而不是指向孩子本身,那么孩子會改正他的缺點。否則孩子會感覺自我價值受到傷害,感覺自己是低劣的,無能的。這樣他不但不會改掉缺點反而會愈演愈烈,最后形成強烈的逆反心理。

所以,批評是一門很高的藝術(shù),用不好會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認為表揚孩子必然會使孩子驕傲自滿

這是中國人的一個傳統(tǒng)誤區(qū)。任何一個精神的人都需要供氧者,作為孩子,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確認、表揚和鼓勵,一旦缺乏這些,孩子的自我價值就難以建立起來。

孩子的天性是要討父母喜歡,對于孩子的真實行為父母給以確認、鼓勵和表揚是建立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關(guān)鍵,會激起孩子更向上發(fā)展。

只有在孩子沒有做到相應的程度時,家長便用虛偽并且夸大的語言虛情假意地去表揚孩子,這時才會導致孩子不知深淺,出現(xiàn)驕傲自滿的情緒,或者時間長了他根本就不信你這一套了。

所以,表揚孩子的行為并不必然會導致驕傲,關(guān)鍵是如何表揚!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shù)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