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度論壇 2015-01-30 17:49:41
1978年我出生在哈爾濱的一戶家教極嚴的家庭,從不曾享受過瘋玩的時光,陪伴我的也只是無邊的書本,小學跳兩級,初中一級,有著讓家里長輩驕傲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外國語學校。雖被羨慕著,但也只有自己知道,失去了最美好的童年。
19歲畢業(yè)后,認識了同行的老公,畢業(yè)后兩年打拼,成為了同聲傳譯,月薪上萬,并已結婚,21歲便有了一個兒子。23歲時女兒也出生了。
如今兒子剛結束中考,女兒也已初一,令我欣慰的是,兩個孩子都很優(yōu)秀懂事。
	
因為家庭條件相對來講是富裕的,所以孩子小的時候,自然是能給的就給最好的,但也要適度,不需要的不可以縱容,在我這,越是哭鬧耍賴就越是行不通,所以兩個孩子從小就沒有養(yǎng)成無理取鬧的毛病,有什么事,從來都是好好商量的。
其實我個人來講對品質方面的要求比學習要高很多,因為我覺得品德是要從小養(yǎng)成,言傳身教的,而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應該靠自覺。
孩子開始記事的時候起,就定期帶他們旅游,不但豐富閱歷,也開闊了知識面,這方面的效果會在長大的過程中體現(xiàn)的非常透徹,會比其他孩子都高一個層次,所以旅游也是一種收獲。
直到現(xiàn)在,上初中,也是每個假期都出去旅游,兩個孩子,除了學校要求的,從沒補過其他課程,不想讓他們走我走過的路他們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男孩喜歡打籃球啊,吉他,女孩愿意學學畫畫,舞蹈,作為家長一定是全力支持的。平時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帶他們瘋,陪他們鬧,自己童年所缺失的,也更多的從兩個孩子身上補了回來,這是我很高興的。
兩個孩子也剛步入青春期,都開始想要自己的世界,這都可以的,作為家長一定要給他們足夠的個人空間,都是從那么大過來的,也知道孩子真正要的是什么。即使是認為最親密的母子母女關系,也不要去隨意窺探他們的小秘密,學會尊重孩子。
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注意自己在他們面前的一言一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們做個好榜樣。
鼓勵孩子們與人交流,學會分享,適當表現(xiàn)自己。
孩子小時候通常會表現(xiàn)出許多興趣愛好,每一樣都讓他們去試試看,喜歡的就堅持下去,不喜歡的也趁早丟掉,每個特長以后都會有用處。
平時多問問孩子以后想做的事情,即使會一時一變,也要讓他們有個目標,才能不盲目。
多與孩子溝通,多了解他們的需要和想法,切忌把自己的想法填鴨式地給他們,我們認為好的,孩子們可不一定那么想,尤其到了青春期,多多溝通益處很大,不容易產生隔膜。
即使自己本身再有能力,在孩子面前也要懂得示弱,給孩子足夠的發(fā)揮空間,讓他覺得原來我不比媽媽(爸爸)差,我也能照顧他們。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