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摩比論壇 作者:趙杰老師 2014-08-06 17:46:44
最近看某演講類節(jié)目,一篇《寒門難再出貴子》引起了廣大反響,F(xiàn)在的社會官二代、富二代、拆二代出名,那些平凡的默默無聞的人們有時不免感慨:我沒有他們那樣的父輩。
引用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追蹤調(diào)查了十二個來自不同階段的七歲的小孩,每七年再回去重新訪問這些小孩,到了最后就發(fā)現(xiàn)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北京大學有對在校生源的調(diào)查,農(nóng)村學生不到10%。至此,我們不禁疑問:是什么,讓寒門貴子越來越罕見?
首先,在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上,貌似寒門的孩子并不比富人的孩子弱。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支教宣傳片里孩子刻苦求學的影響,他們有對知識的巨大渴求是無疑的。
那么,寒門和富門到底有哪些差距呢?
教育資源不同。
想想北上這些城市,匯聚著多少985,211,往下延伸中小學里也不乏海歸博士授課。城市的圖書館、博物館、劇場等無形之中形成了一種文化的氣場。
視野不同。
浸潤的教育大環(huán)境不同,孩子們的視野也不同,對成長、人生的理解自然也不同。井底觀天的現(xiàn)象也無處不在。不過,現(xiàn)在手機、電腦等高科技的設備普及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種現(xiàn)象。
情商不同。
越來越多的人已認識到情商對一個人未來成功的重要性,因此爸爸媽媽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更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自愛、自信以及社交性等。而寒門子弟,父母的時間多半被勞作占用,對孩子的教育多半簡單、粗暴。
對教育的重視不同。
寒門子弟對教育的認識多半是停留在一個"可靠的飯碗",而富門子弟一定程度上重視孩子"不靠譜的夢想",如此這種,孩子在夢想的牽引下的動力、視野等也不太一樣。
盡管如此,富貴之光是不是一定不會照拂寒門子弟?不一定,《人生七年》的12個孩子中還是有一個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變成了一個大學教授,北大里的那不到10%的孩子同樣是希望。不需要氣餒,不需要抱怨,只要有你有一顆學習上進的心,任何東西都阻止不了你前進的腳步。(備注"筆者就是北大里的那不到10%。)
作者:趙杰老師
摩比思維館6-8歲課程設計師,北大社工碩士,3年一線兒童教學經(jīng)驗,深諳兒童心理學。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