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13-07-16 09:57:18
1.身體的準備
這一點父母們常常會忽略,就是入學之前應讓孩子接受完整的健康檢查。尤其是孩子如果患有牙齒、眼睛、耳鼻喉、皮膚等病時,最好能在入學之前完全治好。另外,傳染病也需要引起重視。
2.心理的準備
要讓孩子覺得學校是讓人愉快、能學到很多有用東西的地方。特別是不能讓孩子對老師和同學產(chǎn)生恐懼感。父母不要以“這樣做會招同學嫌”、“那樣做老師會罵你”等借口來嚇唬孩子,應該讓他對校園生活感到安心。
3.自立
如果你的孩子對身邊瑣事仍舊束手無策,那說明他還不夠資格上小學,F(xiàn)在的孩子有很強的依賴性,缺乏自立能力與責任感,因此當他向父母求援時,父母最好不要太熱心,應該讓他自己獨立思考、獨立決斷,使他在入學前大致做到自信、自立。此外家長可以提早為孩子準備一些學習用品,讓孩子自己習慣這些東西的用法。
4.讓孩子習慣公眾場合
小學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嶄新的小型社會,如果孩子不善于與人交往,父母最好為他選擇有同伴一起上學的學校。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一時沒法習慣公眾場合,父母不妨提早到學校接孩子,設(shè)法消除他的緊張。
5.認清上學路線
必須先教他交通規(guī)則,比如在十字路口橫穿馬路時,讓孩子認清紅綠燈。此外,也應該讓孩子見識一下上學路上各種各樣的商店,否則孩子常會被沿路的商店吸引而晚回家。有時大人可悄悄跟在后頭確定一下孩子是否能夠一個人上學了。
6.語言的準備
為孩子做好語言上的準備比教他文字或數(shù)字更重要,因為了解別人的話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在學校里學習也要以語言為工具和媒介,所以平時就應該盡量和孩子聊聊天。
此外,對于在社會上不能通用的家庭用語也要逐漸糾正。孩子如果只知道自己的小名而不知自己的全名,那到學校就麻煩了。
7.習慣規(guī)律生活
學校里的生活是有規(guī)律的,如果孩子以前的生活習慣不是很好,那么一時半會兒可能很難適應這種規(guī)律的作息。所以在孩子入學之前大人最好先擬一份作息時間表,使孩子習慣規(guī)律的生活。但時間表不宜過于瑣碎。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