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家長教育心得 > 正文

家長注意避免不經意對孩子的“心靈虐待”

來源:eol 2011-11-04 14:02:09

說兩句

 

  一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一次因數學測試成績差被老師當眾訓斥,并罰抄試卷三遍。平時性格內向的他,從此便更加精神壓抑,離群寡歡,一上數學課就有一種莫名的畏懼感。后來竟發(fā)展到只要朝學校方向走便渾身發(fā)抖,上課常常覺得頭暈眼花,耳邊總回響著教師那尖刻的斥責聲,度日如年。最后,家長不得不叫他休學。這是一個受“心靈虐待”產生嚴重后果的例子,當然也是極個別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對子女、教師對學生,一怒之下,開口便訓,且言語刻薄,什么“笨蛋”、“蠢貨”、“沒出息”,順嘴劈向孩子,這種不經意的“心理虐待”卻并非少見。對于家長而言,為了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應盡量避免以下幾種對小學生不經意間的“心靈虐待”:

  心靈虐待大致可分為這樣幾類:

  一、強迫型。根本不考慮孩子需要,強迫他們按家長的意志行事,甚至連孩子的申辯、憤怒、反抗權力都被剝奪。這些孩子往往膽小怕事、遇事退縮,缺少獨立性,這必將難以適應復雜的社會生活。

  二、冷漠型。對孩子需要漠不關心,缺少親近感和同情心。對他們的過失,不是幫助教育,耐心引導,而是采取冷落態(tài)度。這些孩子多苦悶、孤獨。

  三、貶低型。對孩子的細微進步毫不重視,經常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貶低他們的學習成績,然又不放過任何一點過失。致使孩子自悲,缺乏自信心,無主見。

  四、抹煞型。在孩子出現失誤時,不是從整體上評價他們,幫助其找出原因,鼓勵他們克服困難。而是抹煞過去的一切,批評責罵,在孩子受傷的心靈上撒鹽,這類孩子常常一蹶不振,看不到希望。

  “心靈虐待”實不可取。作為家長,首先要認識對孩子“心靈虐待”的危害性,認識到少兒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個性修養(yǎng),慢慢改掉“心靈虐待”這個壞毛病,以耐心和情感打動孩子,盡量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家長給孩子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及生活環(huán)境,這樣才能真正使孩子得到健康成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