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東方 2011-09-05 17:37:29
在生活中,你是開心地贊賞孩子還是生氣地責罵孩子?兩者兼有,對嗎?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一個孩子平均要聽到六句責罵后,才能聽到一句表揚的話。你的孩子呢?曾經見過一位母親,她花了一個半小時來責罵孩子、跟孩子爭吵,卻沒有贊揚一次,結果兩人面紅耳赤,兩敗俱傷。
責罵作為最后一招,可能是必要的,但必須很小心。每次你責罵孩子時,就像給他開一次刀,用你的語言在他的心里割一刀。剛開始時,你達到了目的,孩子的創(chuàng)傷很快愈合,所有事情都恢復正常。然后,你把它當作每天必用的工具,卻發(fā)現結果越來越不如你的預期。
如果每天都被開刀(責罵),有些孩子最后可能導致心理上的傷疤。有時候,父母所用的一些語言是殘酷的,“你為什么這么笨!”,“你變得越來越壞!”,“你沒有長腦啊!”...,這樣的語言就像鋒利的手術刀,只是它割的不是孩子的身體,它切割的是孩子的心。另一方面,我們罵得太勤了,任何時間都在罵,而不是把責罵當作最后的手段。你不停地罵、罵,每天罵,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孩子有時候很難從中解脫出來。
如果一位母親整天對孩子大呼小叫,孩子最后會習慣于這樣。他會說:“我媽媽只會尖叫。”如果有朋友來玩,孩子可能說:“不要管我媽媽,她就會整天大呼小叫。”本來孩子沒什么問題,但現在卻成了大問題.。。他不再尊重你,不再注意你的感受,你的好意和責罵一起被拒之門外。
我們需要引起孩子的注意,但不需要每次都這樣做,在所有時間都這樣做。約翰。肯尼迪的父親曾經說:“如果沒有必要改變,就有必要不去改變。”如果不是絕對有必要責罵孩子,那么有必要不去責罵孩子;如果沒有必要使用藤條,就有必要跟孩子溝通,而不是用藤條;如果沒有必要生氣,那么就有必要不讓自己生氣。我想,他所說的是這個意思。
請不要把責罵變成一種習慣。收起責罵和尖叫,以溝通和協(xié)商來解決問題吧。這樣,當某一天你真的尖叫時,整個世界都會停下來!這才是“最后通牒”。愿您好好運用責罵,更愿您做一個忘記怎么罵孩子的父母。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