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學前教育網(wǎng) 2011-05-31 14:29:13
李先生的女兒今年即將從幼兒園大班畢業(yè),由于沒到入學年齡,李先生便想幫女兒報名就讀學前班?傻搅撕脦姿W咨詢,都被告知學校將不開辦學前班。“原來就讀的幼兒園沒有開設學前班,現(xiàn)在到其他幼兒園報名又稍稍晚了。如果女兒上不了學前班,這一年她該怎么辦?”李先生擔憂地說。
日前,記者從海城區(qū)教育局招生辦了解到,由于今年秋季小學入學新生人數(shù)大幅增加,故擬要求城區(qū)各小學關閉所有學前班,學前班教室作為一年級教室使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對于小學擬取消開辦學前班的消息,家長們態(tài)度各異。但不少家長對此感到擔憂,孩子們從幼兒園大班直接進入學校學習是否能適應?讀完大班又未夠年齡讀書的孩子將怎么辦呢?反對方:應讓孩子有個過渡期不少家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紛紛表示,幼兒園的生活大部分以玩耍為主,進入小學就讀學前班正好給孩子提供一個過渡期,適應小學學習生活。
梁阿姨的孫子正在小學讀學前班,她對記者說:幼兒園以玩為主,學前班正好可以培養(yǎng)孩子遵守紀律,而且就讀學前班能讓孩子逐步學習,比一下子進入一年級的學習,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胡女士說,孩子在幼兒園其實更讓家長省心,轉到小學的學前班主要考慮其采取與小學相同的教育模式,希望孩子能多學點東西,為上小學打基礎。胡女士認為,幼兒園和小學環(huán)境畢竟不同,孩子上小學還有一個適應階段。
如果孩子在小學里上學前班,等到孩子讀一年級時就對環(huán)境已相當熟悉,省卻了對新環(huán)境的過渡期。
“孩子上完大班才5歲半,還不足年齡上小學,所上的幼兒園不開設學前班,而現(xiàn)在小學又要取消學前班。難道要孩子在家里‘待學’嗎?”女兒今年上學前班的林小姐對小學取消學前班的消息頗為頭疼,最近,她與丈夫都在忙著幫女兒聯(lián)系幼兒園,希望女兒能在秋季學年順利地讀上學前班。
支持方:重復學習會讓孩子失去興趣反對小學開辦學前班的家長認為,學前班和一年級所學的知識有重疊,重復學習會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
二年級學生家長徐女士對記者說,她孩子在學前班學過漢語拼音和百位以內的加減法,在一年級的第一學期時,孩子常說拼音都學過了,沒興趣。上課時,孩子經(jīng)常出現(xiàn)走神、不認真聽講的情況,后來花了很大力氣才糾正過來。二年級開始學乘法和除法這些新知識后,孩子才重新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
剛給女兒報名入讀小學的周女士認為,過去國家規(guī)定孩子的入學年齡為7歲,孩子讀完幼兒園時通常是6歲,還剩下一年的時間,讀學前班是順理成章的事。而現(xiàn)在孩子的入學年齡為6歲,孩子在幼兒園畢業(yè)后可直接入讀小學,完全可以不讀學前班。周女士表示她并不擔心女兒是否適應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這正是一個鍛煉孩子適應能力的好機會。”周女士說。
招生辦:是緩解教室緊張的無奈之舉海城區(qū)教育局招生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小學開辦學前班出現(xiàn)在20世紀80年代,是針對幼兒園教育比較落后的農(nóng)村因不能普及學前三年教育而設置的一年學前教育機制,是幼兒園數(shù)量不足的一種輔助和補充。而現(xiàn)在擬要求城區(qū)各小學關閉所有學前班是因為今年小學入學新生人數(shù)大幅增加,空余出來的教室無法滿足新生的人數(shù),為了緩解一年級教室緊張的情況才出此下策。
據(jù)海城區(qū)教育局招生辦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jù)近年來海城區(qū)城市小學生生源增減情況分析,估計今年生源比去年略有增加。
依據(jù)2010年9月1日施行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規(guī)定,學齡前兒童從年滿6周歲起,接受九年義務教育。而此前北海的招生政策是年滿6歲3個月的兒童才可入學。為此,估計今年秋季海城區(qū)小學一年級生源約有525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生源1887人。
“如果按每個教學班55人計算,今年一年級要招95個教學班,而今年畢業(yè)班只有60個教學班。為了盡快騰出35個教學班所需的教室,唯一的辦法只好擬要求各小學停止招收學前班。”該負責人說,目前海城區(qū)一至十六小的空余教室奇缺,生源均已爆滿。
為解決教室緊張的“瓶頸”問題,海城區(qū)教育局招生辦擬要求各小學關閉所有學前班,利用學前班教室作為一年級教室使用,而能作為一年級教室使用的教室只有30個,余下空缺教室待開學時視實際生源情況再作調整。
針對讀完大班又未夠年齡讀書的孩子將何去何從的問題,該負責人無奈地表示,目前我市幼兒園的壓力也頗大,可能無法滿足全部家長讓孩子就讀學前班的需求。家長只好讓孩子在原幼兒園就讀學前班,如果無法進入學前班就讀的孩子,可以考慮繼續(xù)重讀大班。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