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度教育社區(qū) 作者:hityjhyx 2010-09-06 15:11:06
2010年9月2日
九點多回到家,珊珊和她爸在找東西,一問,在找課程表。結果書包翻了半天也沒有找到。這意味著明天仍然要背著沉沉的書包上學。
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都會想到,是不是我讓她早上一年學的緣故呢?不過,我也在心里默默地說,忘掉這個事實吧。她和其它的孩子沒兩樣。
今天回家的路上接到老公的短信,說在昨天,一位女孩子因為不堪忍受母親的希望,跳樓了。我在28歲的時候,才明白,并不是有勇氣死就有勇氣活下來。老公短信說,不能給孩子壓力啊,要給她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不管別人如何,快樂的童年是最為重要的。
我回老公的短信,說這些道理誰不懂?關鍵是,我們正在實踐著一個個錯誤,且重復。我們望著孩子的眼神,我們能欺騙得了她嗎?結尾,我寫道,如果不改正,只反思,那別人的悲劇對我們的教訓,只是飯后談資,類似于瞎扯。
每個父母都會在擰巴的環(huán)境里做出一些精神分裂的事。我們知道,各種培訓,各種興趣班首先要孩子有興趣,到最后,我們還是隨波逐流,還是由著自己對她的判斷選擇。因為,一個最大的原因是,我們比他們懂未來20年中國是什么樣子。
我們真的很懂嗎?還是我們的慣性思維左右了我們獨立的判斷?
今天,坐在車上,我和一個姨妹通了電話。她生長的環(huán)境是,50代父母,且姨在90年代下崗。她是85后。說句實在的,她的家庭環(huán)境多少有些畸形。怪就怪在一家三口都不試圖去改變自己。姨是一個好人?稍谂畠旱难劾锸遣豢衫碛鞯摹R虗鬯呐畠,可在妹妹心中,這樣的愛讓她感覺到壓抑,無法喘息,瀕臨崩潰。換句話說,妹妹可能都不認為這叫愛。母女的關系給我最大的啟迪是,無論你是父親還是母親,都要有一個獨立的人格。不依附于任何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姨由于下崗多年,所以有大把大把的時間把心思放在姨妹的身上,初中高中6年,姨妹做過什么數(shù)字題,姨早已做過數(shù)遍。姨妹一直在擺脫這樣的家庭控制,結果越來越受制于此。好不容易妹上班了,姨還是希望妹留在身邊,結果又是母女一場博弈。我看著有些不知所措。也不知道怎么規(guī)勸雙方。
不過,我相信,妹是一個成年人了,她應該有自己的主見,應該有能力為自己選擇一條生活的道路,哪怕付出代價。
回到我和女兒的關系。有時候,也很緊張。她一直跟我不太親密。在眼里,我只有在買玩具方面小勝一籌。不過,我相信,我不會成為姨,她也不會成為妹。她如果堅持自己,我會放開,放下,等到她知道她選擇的道路充滿阻礙,回頭時,我會讓她知道,我這里是她的港灣,我還會給她擁抱。
今天,珊珊很高興。我說,你一定是受到表揚了。她點頭,我說哪位老師呢?她說是美術老師。她還說,她特別喜歡美術。
不過,我知道,在她的世界里,美術只是畫畫。我不知道她的美術老師如何給她們解釋美術與畫畫的區(qū)別,也可能根本沒有說,不過,我真是希望,老師能給她一個審美的自由度。
我記得,珊珊在小班時,老師讓她畫一朵白云。結果她畫成了粉色。幼兒園老師表揚了珊珊,說她很有創(chuàng)意。她雖然不知道什么是創(chuàng)意,但她嘗到了鼓勵的滋味,自然地就喜歡上了畫畫。論壇里一位父親說這是馬太效應,深表同意。
本文由“hityjhyx”發(fā)表于e度教育社區(qū),詳細請查看論壇原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