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河報 2010-08-24 09:47:21
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孩子從幼兒向兒童轉變,從游戲向學習轉變,是邁向知識殿堂的第一步,也是人生旅途的一個重要轉折。作為家長,幫孩子過好人生的這個轉折點顯得尤為重要。開學在即,為了讓自家的“準小學生”能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家長有必要提前“備課”,做好準備。
[教案之一]
幫孩子度過“非常時期”
在幼兒園玩了幾年的孩子即將轉入正規(guī)學校,又有一批“小不點兒”要“背著書包上學堂”了。小學比起幼兒園來,到底差別有多大呢?
鄭州市農(nóng)科路小學三年級的蒙蒙同學“回顧”說:“在幼兒園時,每天可以做很多游戲;上了小學后,在課堂上不能說話,不讓隨便動,餓了也不讓吃東西。”鄭州管城區(qū)工二村小學二年級的小巖同學說:“在小學里,下了課的課間時間才能上廁所,而在幼兒園,想什么時候上廁所就什么時候去。”另一名同學補充道:“現(xiàn)在每天上學時都要整理書包,以前上幼兒園不用帶書包……”
鄭州金水區(qū)文化路一小的王水鳳老師說,孩子在幼兒園里享受的是呵護與照顧,除了吃和睡,玩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學習基本是附帶品。進入小學一年級后,孩子將從游戲為主變?yōu)閷W習為主,學習成了“硬任務”。生活上要學會自理和自立,上課了就要端坐在教室里靜心聽課,有時還要回答老師的提問,放學回家還要做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再也不能像在幼兒園那樣無憂無慮地玩耍了。
王水鳳老師說,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這一轉折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適應的。在幼兒園和小學之間,不少孩子缺少一段內(nèi)容,這段內(nèi)容指的不是知識的缺乏,而是一些習慣的培養(yǎng)和對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大多數(shù)父母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是否跟得上,卻忽視了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鄭州金水區(qū)文化路一小的趙艷芳老師說,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難免會有“入學不適”,需要一段過渡期來適應小學生活。要使孩子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學校里老師的用心引導當然至關重要,而作為家長也要主動配合學校,在開學前指導孩子做好相關入學準備,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非常時期”。
[教案之二]
讓孩子對上學感興趣
鄭州市銘功路小學的徐繼青老師介紹,大多數(shù)孩子對背新書包、戴紅領巾等小學生標志是充滿憧憬的,家長對此要有一個積極的態(tài)度,因勢利導。家長可以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說一些欣賞與鼓勵的話,如“我們家馬上就要有小學生了”,“你真的長大了”,“你越來越像小學生了”。讓孩子從家長的口吻中感受到上小學是一件很光榮、很自豪的事情,也讓孩子知道父母為自己的成長高興,從而對學校充滿好奇和興趣。家長可以抽時間陪孩子走進學校,參觀校園環(huán)境,并進行適當?shù)闹v解與引導,讓孩子提前熟悉環(huán)境、增加感性認識等。
徐繼青老師說,有不少一年級新生對上小學既新奇又恐懼,或對上學有抵觸情緒。入學之后,有的孩子早晨會在校門口抱著媽媽大哭,不愿意上學;有的孩子不敢跟老師說話,甚至在上課時因為膽怯而尿褲子。作為家長,要提早向孩子描繪學校的美好景象,讓孩子產(chǎn)生向往感,消除孩子的緊張心理。也可以讓孩子與愛上學的小學生多接觸,聽一聽學校里的新鮮事,告訴孩子上小學可以認識好多新朋友,學很多新知識。
王水鳳老師說,孩子抵觸上學和部分家長的不恰當引導有關,有些家長經(jīng)常說“就知道貪玩,上小學后看你還怎么玩”,“上了學,你要不好好學習,就有老師管教你啦”,“你這么好動,將來上小學讓老師好好治治你”!用上學對孩子施加壓力,進行恐嚇,使孩子對學校和老師產(chǎn)生反感、恐懼。家長應該表現(xiàn)出對老師的充分信任,在孩子面前多贊揚老師,這樣孩子也會對學校產(chǎn)生親切感,對老師的批評不產(chǎn)生抵觸情緒。
王水鳳老師提醒家長,孩子入學之后,每天回到家,家長要關心的問題應是“寶寶今天開不開心”、“今天又有什么好玩的事”,而不是“今天老師批評你沒有”、“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你怎么這么笨”之類。孩子接受的“輿論導向”很重要。家長一定要堅持正面引導,讓孩子知道自己已經(jīng)長大,成為一名小學生,可以在校園里和老師同學們學習、游戲,可以交更多的朋友等,讓正面信息始終圍繞著他,讓快樂情緒伴隨孩子的學校生活,培養(yǎng)孩子陽光、健康的心理,使他對小學生活充滿向往,渴望學習、渴望與他人交往。
[教案之三]
讓孩子習慣按時作息
入學后,孩子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作息時間的改變、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還要學會在上課的幾十分鐘內(nèi)安靜地坐好。
孩子在家和在幼兒園時,吃好、睡好、玩好是生活的“主旋律”。臨近開學,家長要及時調(diào)整孩子的生物鐘,讓孩子在作息上逐漸適應,幫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好習慣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幼兒園往往有加餐時間,而上學后沒有課間加餐,家長應逐漸培養(yǎng)孩子按時進餐。每餐尤其是早餐,要養(yǎng)成吃飽、吃好的飲食習慣,養(yǎng)成上課時不喝水、不上廁所的習慣。
趙艷芳老師建議,家長可以按照小學的時間表為孩子列出一份作息計劃,比如早上7點左右讓孩子起床、洗漱、吃飯,中午要午睡,晚上9點左右上床睡覺等。每天給孩子定個小鬧鐘,調(diào)整孩子的生活起居習慣,養(yǎng)成孩子自己準時就寢、準時起床的習慣。早睡早起,午間安排孩子進行一些活動,逐漸減短午睡時間;晚飯后讓孩子看自己喜歡的書、講故事、布置手工作業(yè)等,使孩子上學后能夠養(yǎng)成晚上做家庭作業(yè)的習慣。
趙艷芳說,養(yǎng)成某種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老師和家長都要有一定的耐心,給孩子一段適應的時間,對孩子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要進行熱情鼓勵。
[教案之四]
讓孩子自己照顧自己
教給孩子生活的基本技能是父母最起碼的責任,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孩子被溺愛得失去了基本生活能力,不會穿衣,不會系鞋帶,甚至連吃飯還要靠喂,習慣于一切都有人操心、代勞,離開父母后就變得惶恐不安。
河南省實驗小學的王鋼老師說,從孩子報名入學那天起,家長就應該放開孩子的手腳,不要再包辦代替。平日要注重訓練孩子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教會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穿脫衣鞋、洗漱清潔等生活技能;知道自己帶出去的東西自己要帶回來,以免在學校丟三落四;自己能夠根據(jù)天氣的變化,臨時穿脫衣服等。
逐漸培養(yǎng)孩子把自己的東西固定放在一個地方、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的習慣,書包、鞋子、衣服等都要有固定的地方,不能隨便亂扔,讓孩子在井然有序的環(huán)境中長大。有意識地訓練孩子自己整理書包、小柜子以及自己的房間等,讓他們對自己的物品心中有數(shù)。
家長可以指導孩子每天按照課程表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文具。孩子剛開始自己整理書包和文具盒時,可能會手忙腳亂,家長這時只能指導,不要替代。整理的過程也是一個思考和復習的過程,是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過程。
要使孩子有規(guī)則意識。入學第一天老師就會向孩子講清楚學校里的一些規(guī)章制度,但在入學之前,家長不要急于告訴孩子這些,以免孩子產(chǎn)生害怕制度約束的心理。等孩子放學回到家再跟他交流,讓其說說學校里的新鮮事,和托兒所有什么不一樣的規(guī)矩。這樣循循善誘,更有利于孩子遵守學校制度。
家長要教會孩子規(guī)范地寫出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以及工作單位、家庭住址、聯(lián)系電話等,能重復簡單的口信,以便記住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和交代的事情。
家長要教育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外出遵守交通規(guī)則,在;顒右m當,不做危險游戲。還要提前訓練孩子的應急能力,如放學時,家長有事不能來接,孩子要學會如何處理;在學校遇到問題時,應該找誰去解決等。
。劢贪钢澹
讓孩子學會專心致志
王鋼說,在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有三個問題比較普遍,也比較突出。一是粗心。“做數(shù)學題,式子列對了,每一步的計算也對,可是最后得數(shù)錯了!”“看看吧,又漏了一道題!”二是磨蹭。“一會兒削鉛筆,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又在摳橡皮……這作業(yè)怎么這么難寫?”“早上起床得磨嘰20分鐘!出門上學的時候還丟三落四!”三是貪玩。“放學了不寫作業(yè),不是看電視就是在外面玩,叫他吃飯都不回來。”“到該睡的時候才想起來作業(yè)沒寫完,寫吧,影響睡眠;不寫吧,又怕孩子受批評。”
王鋼認為,如果在幼小銜接階段就有針對性地把孩子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好,那么之后肯定會省心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專注”這一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專心致志的良好習慣,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做事的條理性,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不可三心二意、半途而廢。如放學回家,喝水、上廁所、吃東西、準備學習用品,要一項一項地來,這樣寫作業(yè)就可一氣呵成。王鋼稱,當孩子專注做事時,家長盡量不要打擾他。經(jīng)?吹胶⒆拥淖魑闹杏羞@樣的細節(jié),說是自己寫作業(yè)時,媽媽輕輕走過來,遞來一只削好的蘋果或者端上一杯溫開水。這是母愛的表現(xiàn),卻是不明智的做法。
家長對孩子講話時,語言力求簡練準確,不要再三重復。王鋼說:“你的嘮叨是想加深孩子的印象,殊不知這樣反而會讓孩子心不在焉——反正你還會講第二遍第三遍。”
給培養(yǎng)孩子專心致志的良好習慣,也要為孩子設置專門的活動區(qū)域,吃飯一定要在餐桌吃,游戲一定要在活動區(qū)玩,作業(yè)一定要在書桌寫。學習的環(huán)境也很重要,要安靜,有充足的照明,有實用、樸素、環(huán)保的文具。
總之,小學一年級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階段,希望所有的家長都能“備好課”,抓好孩子的習慣培養(yǎng),讓孩子做一個專心的小學生,也讓自己做一個省心的家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