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父母合作 > 正文

讓寶寶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來源:《父母》 作者:—— 2010-07-21 16:04:50

說兩句

  “有困難,找家長(老師)!”這是孩子遇到麻煩時候最本能、也最簡單的解決方式。然而,他們能一輩子都“找家長”嗎?來聽聽一個幼兒園老師的經(jīng)驗和建議吧,也許能夠幫助你為孩子建立起自己處理矛盾的能力。

  爭吵發(fā)生在一堆積木、一個玩偶和兩個小姑娘之間。5歲的莉莉搭了一個城堡,但她的城堡卻搭到了小米過家家的“操場”上。小米拿著玩偶小馬,一下就沖撞到莉莉的城堡上,把它撞得唏哩嘩啦。“你裝散了我的城堡!”莉莉幾乎是咆哮起來。“可那是我的小馬跑步的地方!”小米也非常憤怒。莉莉一把拿走了小米的小馬,不還給她,小米大聲地喊著:“還給我!還給我!”……這時該怎么辦呢?

  有的父母也許會想,這時最佳的解決辦法就是:要么沒收小米的小馬,要么警告莉莉到其他的地方搭積木,總之,分開他們,讓他們不要互相打攪,也就不會再繼續(xù)爭吵了。但作為一個有著多年經(jīng)驗的幼兒園老師,我認為,幫助孩子們自己去學習處理發(fā)生在他們之間的矛盾,要比直接介入去為他們解決、告訴他們具體需要做些什么,會更有效。

  Thinkingparent,thinkingchild(《有想法的家長,有想法的孩子》)一書的作者MyranShure博士說:事實上,當父母們鼓勵孩子自己去想辦法解決他們遇到問題時,孩子通?赡軙䦟μ幚淼慕Y(jié)果更加認同和滿意。他們會很樂意、很配合地按照他們“自己想出來的”解決辦法來解決問題,而通常不會出現(xiàn)抱怨或者抗議。的確是這樣的。

  很多時候,也許我們可以通過大人的協(xié)助,來引導孩子怎么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下面就是一些我經(jīng)歷過的有效辦法,推薦給你們。

  不要怒火了事

  4歲的軍軍正在擺弄他的飛行大隊,每一架小飛機都是那么精致和漂亮。在一旁看了半天的表弟芮芮拿起了兩架:“我想要兩個!”“不行!那是我的!”“你憑什么不分給我玩兒!”“我說了那是我的!”

  你很可能這樣做:

  “跟你們說了多少次了?!不要爭搶、不要打架!如果你們不能好好玩兒這些飛機,我就把他們都收起來,你們誰也別玩兒!”

  更有效的方法是:

  沒收所有的飛機,也許能夠制止他們的爭吵??但只是這一件事、這一分鐘,也許他們馬上還會因為其他的東西、其他的事情再次吵起來。關鍵就是要打破他們這樣的循環(huán),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究竟出在哪兒。“看來你們之間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告訴他們問題不僅僅是飛機應該屬于誰或者給誰玩兒,讓孩子們先冷靜下來;同時,這也能留給家長自己思考一下的時間,不至于被孩子們煩得“一腔怒火”,反而起不到指導他們的作用。

  你們坐在一起,讓他們各自說出自己認為問題出在哪兒,這樣的好處也是可以使得他們能夠彼此傾聽對方是怎么想的。一旦他們開誠布公了,你可以用一些有幫助性的問題來指導他們?nèi)ソ鉀Q當下的問題,例如,“軍軍,你能不能和芮芮一起想出一個不吵架也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呢?”如果軍軍說:“那我給他兩個直升飛機行嗎,那兩個小飛機我想放在我的飛行大隊里!好嗎?”讓孩子互相商量,取得彼此一致認可。

  不要用賄賂的方式

  4歲半的豆豆正在和小朋友們一起踢球。突然,豆豆喊著就跑到了媽媽面前:“晨晨他踢了我一腳!”而媽媽剛才在和人聊天,并沒有看到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你很可能這樣做:

  “好了,不要吵了。如果在我們回家之前,你都能和小朋友一起好好地玩兒,那一會兒路上,我就給你買一個雙色的冰激凌!”

  更有效的方法是:

  賄賂的方式,永遠不能幫助孩子成長,甚至還會給孩子一種錯覺:即便他們表現(xiàn)不好,也還是能夠得到好處的。因此,這類情況,就一定要找到問題的根源。在這種情形下,通常我們習慣問孩子:“發(fā)生什么事啦?”但這種問話得到的答案卻十有八九是孩子繼續(xù)重復他的“噩耗”(例如他被踢了),或者是他根本說不出究竟。因而,這需要大人首先進入細節(jié),例如問他:“在剛才晨晨踢你之前,你們在做什么?”孩子就會跟隨你的問題,來提供你可能需要的信息。例如豆豆就回答媽媽說:“我們在踢球!晨晨不給我球,我說他是蠢豬!結(jié)果他就踢我!”

  一旦了解了全部的情形,父母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們認識他們之間發(fā)生矛盾的原因,尤其是他們各自存在的問題。告訴他們,罵人和踢人都是非常不友善的表現(xiàn),不能因為別人先做錯了,自己就可以也做不好的事情。不僅要讓他們認識到道理,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自己說出怎樣處理目前的矛盾,例如道歉、選擇新的玩兒法或者協(xié)商讓彼此滿意的相處規(guī)則。幫助孩子自己處理問題的時候,多用一些“你有什么主意嗎”“你覺得你們應該怎么做呢”這樣的話語,孩子會感到他自己有權利也有責任去思考自己的問題。而只有你相信了他們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自己也才能更有自信。

  不要總是你來出面

  公園里,5歲的維維在秋千上玩兒得高興,就是不下來。3歲半的小表妹哭著跑到維維媽跟前:“小姨,哥哥老在秋千上,我老輪不上!”

  你很可能這樣做:

  “維維,你快下來!快讓妹妹玩兒!要知道你是哥哥,你得讓著妹妹!”

  更有效的方法是:

  家長根據(jù)某些道理,斷然地就在矛盾當中選擇偏向一方,很容易引起孩子之間的妒忌和不平衡。要盡量讓孩子彼此之間互相對話,而不是只知道去找大人“告狀”。在幼兒園里,不少孩子都是一有問題就希望由老師出面來解決,因為他們自己在與其他小朋友打交道的時候,會感到緊張。例如有孩子像維維的表妹一樣來對我說:“老師,樂樂騎著木馬不下來,你應該告訴他,玩具要和大家分享。”孩子們很多時候其實比我們想象的要懂道理。我回答說:“那讓我們一起去告訴他。”當受委屈的孩子最終能夠直接地、“正義地”向另外一個孩子說出“應該怎么做”之后,他自己就會感覺好一些,而且也會使他更為自信,下一次,他就會有勇氣自己去處理和小朋友之間的矛盾了。

  讓孩子自己學會去解決問題固然重要,但如果遇到下面這些狀況,父母就需要更多介入了:

  霸道。如果孩子表現(xiàn)出很霸道、凡事自己占先的態(tài)度時,就要教給他一些基本的規(guī)則了:每個人都有權利輪到他玩兒自己想玩兒的玩具,誰也不能獨霸所有的好東西。要分享。

  任人擺布。有些孩子缺乏自己的主見,很容易為其他人指使或擺布(盡管其他的小朋友并不見得有惡意,只是他們比較強勢而已)。你需要告訴孩子,有時候要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他的朋友們并不應該總是讓他按照他們的方式去行事。

  講求利益交換。如果孩子喜歡用賄賂或者交換利益的方式來取得他想要的東西的話(例如“你給我玩兒這個球,我就給你一塊糖!”),要立即糾正孩子,友誼是一種健康的“給予-獲得”的狀態(tài),而并非是簡單的利益交換。

  懦弱。被取笑、被捉弄,恐怕是孩子最難以處理和應對的情形了。平時可以通過故事書或者電視電影,幫助孩子認識這種狀況,并幫助他預先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例如讓他想想“如果你被人取笑或者捉弄的時候,你應該怎么做或者怎么回應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