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沈德立說:“創(chuàng)造力與共情能力差作為共性問題出現(xiàn),表明在少年兒童身心成長過程中,成人對兒童心理與行為的認知普遍存在誤區(qū)。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到國民素質(zhì)的提升,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大量調(diào)查結果表明,目前中國成人對兒童心理與行為認知存在八個誤區(qū):對于孩子,大人們“關注成功重于失敗,關注物質(zhì)需求重于精神需求,關注學習結果重于學習過程,關注智力因素重于非智力因素,關注‘是什么’重于‘為什么’,關注外顯行為重于內(nèi)隱心理,關注共性問題重于個性問題,關注單向說教重于雙向交流”。
沈德立認為,這八個誤區(qū)導致大人對孩子“愛”之愈深,孩子對大人“拒”之愈切。大人給孩子包辦一切且過分地關注孩子表面東西,造成兩個結果一是沒有給孩子搭建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二是使本來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的獨生子女更加重了自我意識。
心理學家俞國良教授表達了與沈德立同樣的憂慮,并以他對世界各國兒童進行的比較調(diào)查結果提供佐證:一是目前中國兒童的運算能力在世界被調(diào)查國家中名列前茅,創(chuàng)造力卻位居其后;二是在中國,問及父母最關心的問題時,父母的回答都是如何讓孩子幸福成長,而孩子卻回答:父母只關心我的“分數(shù)”。在問及老師是否愛自己的學生時,95%的老師回答是愛,但只有5%的學生認為老師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