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暨陽小學 作者:趙文君 2010-07-12 14:28:27
再過兩個月,大班的小朋友就要開始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家長可以做哪些準備呢?
心理準備: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上小學的愿望
我們應該鼓勵孩子獨立。欣喜地告訴他“你長大了,馬上要當小學生了”,已經(jīng)具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了,不會再自由散漫,不用再依賴爸爸媽媽了。讓孩子向往上學,想做一個好學生。有了這種良好的心態(tài),孩子入學后就比較容易適應全新的學習生活。我們應讓孩子了解小學,從了解小學到喜愛小學,幫助孩子了解小學生活進而產(chǎn)生上小學的愿望。
我們可以多和孩子講講有關(guān)學校和老師的話題,但千萬別說“你不聽話,進了小學看老師怎么收拾你”這類嚇唬人的話,也不要說“暑假快玩吧,上了學就沒時間玩了”這類誤導的話。不要讓孩子懼怕上學和有心理壓力。
知識準備:學會閱讀,生活識字
知識準備不是提前將一年級的習題讓孩子做熟,這樣做極易使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不愛動腦思考。我們要做的是:
1、要求專心與認真,注意傾聽老師和同伴發(fā)言,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與書寫習慣。
2、閱讀是小學教學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入學后發(fā)生適應性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閱讀跟不上,所以入學前讓孩子做好閱讀準備也是相當重要的。這里所說的閱讀準備主要不是教孩子識字,而是指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
3、生活識字:小學一年級的識字量非常大,我們提倡的方法是生活識字。任何有漢字的地方都是識字教材,商品名稱、商店名稱、電視節(jié)目、課外書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讓孩子養(yǎng)成識字的興趣,取得一些識字的經(jīng)驗。
行為準備: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關(guān)心別人,互相謙讓
上了小學,老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對孩子的生活、活動的關(guān)心會相對較少,孩子不僅要盡快適應新的學習要求,還要能獨立解決原來由幼兒園老師幫助解決的許多日常生活問題。因此在入小學前,關(guān)注孩子自理能力的發(fā)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孩子完成小學學習任務的必要前提。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除了會自己吃飯、穿衣、睡覺外,還要學會根據(jù)天氣的變化增減衣服,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有事大膽地說,懂得講衛(wèi)生和注意保護自己等等。在學校里,孩子要參加一定的勞動,平時可加強對孩子在這方面的訓練,如掃地、抹桌子、倒垃圾、系鞋帶、整理書包、整理衣柜、收拾碗筷等,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孩子的任務意識和責任心。
家長要注重孩子自信心和任務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有能力做事,這是完成學習任務的心理基礎。同時要培養(yǎng)孩子承擔任務的意識,形成接受、完成命令的習慣。平時家長要經(jīng)常給孩子布置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任務,并鼓勵督促他們按時完成。
由于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家里惟一的寶貝,以自我為中心在所難免,但在學校的大集體里,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容易與人相處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快樂,所以謙讓、互助的孩子更受歡迎。
物質(zhì)準備:安靜固定的學習環(huán)境和合適的學習用品
在家里要準備一個地方給孩子學習,可以是房間的一個角落或單獨的房間,固定地方,別讓孩子“打游擊”。要安靜獨立,做手工也好,看書也好,畫畫也好,都在這個小天地,要做到安靜,堅持的時間也要逐漸延長,每次可以適當獎勵。家長要準備好桌椅、臺燈、書包、文具等。
孩子做作業(yè)時家長忌在家中看電視、打麻將或頻繁地問這問那,而應該讓孩子獨立地完成作業(yè)。家長也應有意在一旁看書、看報,給孩子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