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10-05-25 10:18:03
幼小銜接的好壞關系到孩子上小學后能否順利過渡,就家長的一些困惑與問題,學前教育專家孫玉潔為家長網友答疑解惑,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以便讓孩子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
【嘉賓簡介】
孫玉潔,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小學教育學系主任、兒童學前教育專家,青島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交流主題是《幼小銜接中的家庭教育》。
【網友提問】
小小安逸:
有人說現(xiàn)在沒有孩子不提前學的,咱們提前學是為了避免孩子上學吃力,落后,不然總在落在別人后面,孩子沒有自信;也有人說提前學習了,老師上課講的他都會,造成了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的習慣。到底該怎么辦。
孫玉潔:
還是盡量的不要去上“寫字班”,主要原因是這些“識字班,數(shù)學班”有可能是非正規(guī)教育機構所辦,與小學當下的教育要求可能有一些不吻合。而且提前學習可能會讓孩子以為自己多學了一點知識,會沾沾自喜,反而上課不容易注意聽講。
lppl:
要上學的孩子,需要提前學英語,認字和算數(shù)嗎?許多學前孩子,都會自己念書了,是不是應該先教孩子寫字認字了?
孫玉潔:
幼小銜接教育家長應該做4個方面的準備,知識上的準備應該是大量的直接經驗,而不是小學課本中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準備,能力上的準備和習慣上的準備。寫字最好不要教,可以認讀一些字。
rui2004:
孩子今年就是上學了,幼兒園也組織了幾次關于幼小銜接的講座,有的老師說需要提前學習,有的則說不需要,請問專家是否有必要去幼小銜接班學習。謝謝!
。ê⒆幽壳暗淖R字量還可以,找來一年級上冊的語文書看了一下,幾乎沒問題。拼音幼兒園里教,據(jù)老師說畢業(yè)之前都能學完。數(shù)學只學了20以內的加減法,英語在外上了一年的輔導班。軟、硬筆書法也都學習半年多了)
孫玉潔:
如果是小學和幼兒園辦的幼小銜接班,可能對即將入學的兒童來講是一個比較好的過渡,倘若不具有資質的教育機構辦,可能會有一些誤導,家長應學會分辨。
yupe5753:
具體怎么教給孩子呢?
孫玉潔:
心理準備:建立孩子和老師之間的積極情感,信任老師,喜歡老師,有什么需求敢和老師說,服從老師的教導。
知能準備:社會性適應能力包括四個方面,第一,任務意識及執(zhí)行任務的能力。第二,規(guī)則意識以及執(zhí)行規(guī)則的能力。第三,獨立性以及自理能力。第四,人際交往能力。
學習適應能力包括3個方面,第一,初步的聽說讀的能力。第二,初步的數(shù)概念和空間概念。第三,初步的對自然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后一種能力只要上過正規(guī)的幼兒園都應該沒有什么大問題。關鍵是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加強。
習慣準備:家庭中的作息時間從幼兒園的隨意性逐步過渡到小學的固定性,孩子的自理活動要有時間限制,對兒童的獨立性要有一定的要求。設置家庭學習時間和固定的書桌,學習前要吃飽喝足,保證學習時注意力集中,孩子學習期間最好不要開電視。
留言板:
比如5歲半是否可以上小學?
孫玉潔:
國家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是年滿六周歲,如果是男孩晚一點上學更好一些。
孩子父母:
孩子馬上上小學了,可干什么都拖拉,起床、洗臉、刷牙、睡覺、吃飯都得催著,作業(yè)也不愿意做,可怎么辦啊?
孫玉潔:
這是一個麻煩的事,需要在入學前進行一定的強化訓練,可以用游戲的方法,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任務,先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開始做,比如在看《喜洋洋》之前需要完成一件事,否則就會耽誤看動畫片的時間,吃飯也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過了時間就收走。玩喜歡的游戲也是要時間限制,總之和孩子一起列一個作息時間表,規(guī)定什么時間做什么事。一周統(tǒng)計一次,做的好按時完成就畫個標記,堅持多少次就可以獎勵,得堅持一個月。應該能夠見到成效。
留言板:
現(xiàn)在各種親子班很多,對于1歲半的孩子是否需要上親子班?如果上需要注重那幾個方面?
孫玉潔:
就是有資質的,有良好信譽的幼兒園開辦的親子班都可以考慮。
qdamyliu:
孩子一直用左手寫字,要不要強行改?因為改過幾次,但是孩子強烈反對。請問專家,需要改嗎?怕上學后再改的話會對孩子的學習習慣和信心有影響。
孫玉潔:
如果在學寫字的初始能改過來,右手寫字能方便很多。如果改不過來就不要強求改,順其自然好一些。
rui2004:
孫主任,您好。關于孩子讀書的問題,我平常會給孩子買許多書,各種類型的都有,繪本居多。但是家里老人包括周圍有些同事朋友認為,這種書不用過多的讀,價格較貴內容不多。要讀就讀名著等。是否真如他們所說呢?
孫玉潔:
這位朋友很注意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習慣,這非常重要。不知您的孩子現(xiàn)在幾歲,如果是三歲前還是以圖多字少的繪本為首選。因為孩子正出于直覺思維的階段,讀書的時候畫面的形象會很吸引孩子,引導孩子表達出更多的語言,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長可以適當?shù)卦黾訄D少字多的書籍,閱讀名著連環(huán)畫也很好。
如意1977:
我兒子上小學一年級,屬于那種好動型的孩子,因為一直以來沒有養(yǎng)成好的坐姿,所以上課經常趴著聽課,老師在講重點時,他經常低著頭,總要老師提醒著才會抬頭聽講。雖然他沒坐的很端正,但老師講的內容他應該還是聽進去了。每天早晨上學前我都會提醒兒子‘今天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噢!’兒子的回答都會是‘好的,媽媽。’但他卻不能真正的做到。
兒子的班主任非常認真負責,會把兒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及時告知,我和老師想了一些辦法,但效果不是很明顯,管的緊了,他會好幾天,松了又會回到原樣。現(xiàn)在兒子甚至有點厭學了,他才上一年級,照這樣下去,真不知道以后會怎么樣?
孫玉潔:
關于聽講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觀點。有的小學老師主張孩子應該坐得直直的,但我覺得只要是孩子能夠聽得進去,能夠積極參與和老師的互動學習,沒有必要將腰桿挺的筆直,那樣4節(jié)課下來也很累,不利于孩子長時間注意力的保持,上課趴著聽講聽進去了無可厚非,如果趁機做小動作,分心,會影響聽講質量。一般說來老師會通過觀察加以區(qū)別。對于注意力特別容易分散的孩子,家長可以進行一定的注意力培養(yǎng)的訓練。比如拿一個掛圖,讓他在短時間內找到細微之處,辨別不同的物品發(fā)出的聲音。做一些拼圖游戲等等。8,9歲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能夠保持在15分鐘以上,應該算是比較正常。
【結束語】
總之,注意規(guī)則意識和任務意識的培養(yǎng),多和老師保持密切的溝通和聯(lián)系。相信你的孩子都能夠順利地渡過適應期,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