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2010-04-20 14:25:09
男孩危機造就文化蛻變
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高和女性能力的不斷完善,“男孩危機”似乎日漸凸顯。但種種“男孩危機”現(xiàn)象,并不能說明男孩已經(jīng)全盤淪陷,完全屈居于女孩之下。“危機”的出現(xiàn),只能說明有些方面男生顯得相對不如以前具有統(tǒng)治地位,但男生還是在很多方面占有優(yōu)勢的,比如身體素質(zhì)、邏輯思維能力等等。在我看來,危機的出現(xiàn)未必是壞事,女孩們的“異軍突起”或許會對男生造成壓力,但這也不失為一種競爭、不失為一種文明的進化,對女性地位的提高和男女性地位的平等或許大有裨益。
男孩危機的產(chǎn)生是必然的,但這也是文化蛻變的一種,是女性潛力漸漸被挖掘的一個縮影,是實現(xiàn)男女平等的必然現(xiàn)象。我并不認為男孩危機就是男生能力下降的表現(xiàn),反之,這是女性能力提高的表現(xiàn)。女孩能力較之過去的完善,讓女孩和男孩能力上的差距縮小,也帶給男孩危機感。這其實也可以促使男孩們不斷提高自己,F(xiàn)在的社會,不應(yīng)該是一個誰統(tǒng)治誰的社會,“雙贏”、不分伯仲或許才是最佳狀態(tài)。所以,不妨把“男性危機”的出現(xiàn),看作一種文化的蛻變、社會的進步。
楊詩靜(江西師范學院學生)
家教沖突與觀念啟蒙
男孩的責任意識和陽剛之氣從哪里來?首先是從原汁原味的生活積累中、從家長放開手腳的觀念鼓勵中來。但一些家長卻往往要精心制造一個“愛心套子”,把孩子裹在中間,避免坎坷挫折。所以,男孩的退化除了學校教育因素,家庭教育也應(yīng)承擔主要責任。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杜布森認為,“讓一個男孩和一個合適的男人在一起,這個男孩永遠不會走上邪路”。性別教育專家古里安博士則認為,“導(dǎo)致男孩危機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普遍將兒子的教育托付給學校這種工業(yè)化體系,而放棄了自己的責任”。
所以,要想制止男孩退化,需要得到家長和教育者的觀念認同,要竭盡所能在教育現(xiàn)實中接納、正視男女差別教育。事實上,也有不少人在為此做出努力。比如,考慮到體育鍛煉上的性別差異,北京市教委曾要求從2008年秋季學期起,所有初中體育課都實行男女分班,以使學生得到更有針對性的鍛煉;2001年上海市第八中學就開始嘗試分性別教學,2002年北京工業(yè)大學附屬中學也做過類似的嘗試……只是這些做法還僅僅停留在個案階段,在學校教育中還不能普遍落實。而要在家庭中落實這一點,阻力更是可想而知。這就需要教師、家長進行一次觀念啟蒙,多一些“因性施教”意識,用新觀念推動新行為,男孩退化的現(xiàn)象才有望得到糾正。
雷泓霈(河南教研員)
誰說非得男強女弱
事實上,男性失去的豈止是中小學的陣地?經(jīng)濟收入和社會地位都低于妻子的男人在大城市里已不難見到。走出了原始社會、農(nóng)業(yè)社會、工業(yè)社會,現(xiàn)在是科技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當社會需要的不再是強壯的體魄,而是聰明的大腦時,女孩兒們在成績等方面超出男性,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
真正奇怪的是,在這樣一個貌似“陰盛陽衰”的大環(huán)境下,卻有那么多女性寧愿“自己是個男人就好了”。我生于外交官家庭,自小成績優(yōu)異、性格開朗,外表也不差,曾就讀于實驗中學、人民大學,在關(guān)愛下幸福長大。畢業(yè)后進入國家機關(guān),曾長駐美國,如今,丈夫小有成就、孩子活潑可愛。在很多人眼里我是集幸運、優(yōu)秀、成功、幸福于一身。但即使這樣,從小到大我卻不只一次地希望自己是個男人,而我身邊同樣優(yōu)秀、幸福的女友們有此念頭者絕非少數(shù)。這是為什么?如果我們這樣的女人都恨不得自己是男人,那么在偏僻、貧瘠的土地上勞作、照顧老人孩子的農(nóng)村婦女們又在如何想?
有多少可憐的農(nóng)村女孩子一出生就被只想要男孩兒的祖父母、親父母扼殺了?有多少城里的優(yōu)秀的女孩子經(jīng)過20多年的努力和奮斗卻成了“剩女”?又有多少女性,為了獲得所謂“經(jīng)濟地位的獨立和身心自由”,用數(shù)倍的付出去爭取與男性一樣的“成功”,然后又不得不背負著工作重擔,返回“家庭和廚房”中養(yǎng)育子女、應(yīng)付家務(wù)?更可怕的是,我10歲的女兒竟然也開始說“我要是個男孩兒就好了”!
我覺得這么多女性不想做女性、覺得做女性有遺憾,才是我們的社會學家、教育學家應(yīng)該研究的問題,而不是忙著去“拯救生活在城里錦衣玉食的男孩子”。
在一個仍由男性把持著政治和經(jīng)濟大權(quán)、占據(jù)著社會和家庭主宰地位的國家,談“拯救男孩兒”難免讓人感覺奇怪。這份對“男子漢意識”關(guān)注的背后,是否飄蕩著“男尊女卑”的影子?
于淑芳(北京市民)
請聽一聽男孩的聲音
其實對于男孩們而言,問題不僅僅在于孤獨,也在于不被承認。
家長老師常說,希望每個男孩都是“謙謙君子”。固然,這種目標是好的,但是,它現(xiàn)實么?
記得在小學里,老師從來沒有因為“貪玩好動”等批評過我們這些男孩。在小學里,我們男孩陽光,快樂,自由開朗。但似乎上了初中以后,一切都變了。這里好像不允許我們在自由的空氣中成長,任何時候都不能貪玩好動,要聽話,要想在老師心目中有個好印象,還要裝成熟,必須壓下內(nèi)心對于熱愛的渴望?墒牵l會強迫自己泯滅與生俱來的天性?所以,我們不在乎中午大汗淋漓地回班時老師不悅的心情,我們不在乎考試后比“優(yōu)秀學生”低的分數(shù),我們不在乎是否有人批評我們,我們只想做一個真實的自己,做一個快樂的自己。其實男孩沒有退化,只是我們在這個評價體制下“被退化”了。
每次老師批評完我們后,我們總是這樣告訴自己:我們知道在老師眼中,我們不是好學生,我們知道有些時候在老師眼中我們所熱衷的東西是“低級趣味的”,但是每個人不是都有成長的歷程么?而成長就是在時間的磨礪下進行的呀。這些美好的東西,我們?yōu)槭裁匆藶榈貟仐壞?總有一天我們會長大,但不是現(xiàn)在。
但“做自己”的男孩,往往與“優(yōu)秀”、“守紀律”、“好學生”等詞語無緣。比如說初三要評選市級三好生,我們班有一位男同學各方面都極其優(yōu)異,能思善辯、極具文學素養(yǎng),多次在全國數(shù)學和演講比賽中獲獎,考試成績也很不錯。但結(jié)果他沒有評上,這也是在大家預(yù)料之中的。因為他唯一的“不好”就是任性,太過自由,而表現(xiàn)出來就是“紀律不好”。前幾天和他聊天,我發(fā)現(xiàn),他也明白什么樣的學生會被老師認可,但是他認為自由好動是他難以改變的天性,在初一“裝”了一年后,他實在受不了,就“原形畢露”了。
這種男生的例子我想絕不在少數(shù),我身邊就有許多。但是這些優(yōu)秀的男孩,甚至在將來會非常有作為的男孩,在現(xiàn)在的評價體制下,卻不被老師們承認。這也是一種孤獨吧。
我們男孩需要的是老師的承認與關(guān)懷,而不是一味地對于“成熟”的追求,我們需要的是自由的成長空間,而不是將“溫文爾雅,謙謙君子”等我們難以做到的要求加給我們。給予我們足夠的理解與支持吧,不要忽略我們內(nèi)心真實的渴望。
毛思汗(北京四中初三六班學生)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