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0-01-19 11:54:32
專家簡介
孟遷--中國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中國終身教育研究會理事、勞動部高級育嬰師資培訓師、新浪網親子中心教育名家,《前程導報》2003年度風云人物、CCTV少兒《成長在線》、CETV《父母大人》、BTV《誰在說》特約教育專家。在《家庭育兒》、《孩子寶貝》、《母子健康》、《娃娃丫丫》等多家教育雜志開設專欄。個人專著:《做好父母這件事》、《上帝也是單親—單親媽媽快樂心經》。
網友暇浪之鱗:教育孩子太難了,我女兒從小很多事情我都鼓勵要她自己做,比如女兒洗臉:通常是自己搬了凳子,然后自己爬上凳子,自己洗臉,然后將洗臉水放掉,(由于洗臉池較高),如果因為今天起來晚了,或是時間不夠用,我將她直接抱到凳子上,或是我事先已將凳子替她放好了之類的,女兒立刻就會氣哭,然后自己重來,將已放好的凳子重新放回去,然后再搬過來,或是自己一定要下來,然后自己再重新上凳子,這是為什么?我應當怎樣引導她?女兒若有了逆反心理,我應當怎么做?
孟遷:這是孩子秩序敏感期的表現,是正常的。所謂秩序敏感期就是她認為事情先后順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物品擺放的位置等所有與秩序相關的東西極為敏感,如果她確認了這樣的秩序,她就會很滿足,如果秩序被打斷,她就會很痛苦,秩序敏感期一般發(fā)生在2-4歲,而三歲是最強烈和明顯的。
網友小米秋韻:您好!我家女兒3歲7個月了,在上幼兒園中出現了問題。老師說她不合群,不主動與小朋友玩,而且老師說什么也不聽。特別是跳舞課,一點也不動,不愿與不朋友一起跳。當教室沒人時,她一個人就跳。其實她非常喜歡舞蹈,在家時經?吹约阂粋跳。而且我也意識到她不是不合群,她與她堂哥在一起玩就很好,還有我的朋友的小孩也合得來。在家小嘴說個不停。請問她這是什么原因呢?這兩天我沒送她上幼兒園,自己帶著。
孟遷:很有可能孩子對幼兒園的環(huán)境還不夠適應,老師這么早對孩子下個標簽是不應該的,我們也不要太緊張,你的孩子看起來應該沒有交往障礙,過一段時間或許就會好一些。
網友張續(xù)升起:孟老師您好!我家寶寶兩歲半了,喜歡用筆畫來畫去。我想問一下。這時我可不可以教他寫數字或ABC謝謝。
孟遷:先不要從教和學這個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我們找些數字或字母的美術字體的材料找來,讓孩子描摹和模仿。這一切都不要刻意,尤其是不要期望孩子學到什么,讓孩子興致勃勃的去做,就是對孩子內心很好的建構。
網友小貝媽媽:孟老師您好!我家男寶兩歲了‘感情方面很敏感’比如有一次看到窗臺上的一盆花死了‘他竟然自己哭起來’哽咽的不能自已.我只好安慰他:沒關系‘澆澆水花就能活過來.他才稍微好了些’此后好幾次睡醒了就自言自語:澆澆水就活了.平?吹诫娨暽嫌腥丝‘他也會說:好可憐’抱抱媽媽...然后撲到我懷里.寶寶大部分時間是我一個人帶‘可是我感情沒有這樣豐富.我覺得一個男孩子這樣不太好’可是他爸爸說沒甚么不好‘這才是天生演戲的料.孟老師’我該怎樣引導他呢?
孟遷:這個孩子的同情之心的確特別強,我覺得這是一個中性特點,它可能很糟,太多愁善感,感情豐富到脆弱,優(yōu)柔寡斷;也可能很棒,他能體察到別人不在意的感情,他的理解力和覺察力大大超出常人。如果他從事表演、寫作、咨詢等心靈和藝術相關的職業(yè)更容易做出成績,所以,孩子的特別是中性的,我們要做的是揚長避短。
網友muguanlin:您對早期教育怎么看?您提倡現在的孩子上早教課程嗎?老人說“你們這一代沒上過,現在不也挺好的嗎?您認為早教課程有什么好處,真能起到早期教育的作用嗎?能認為家庭教育能做到早教的效果嗎?
孟遷:我不太清楚你說的早期課程是指針對父母的這種教育素養(yǎng)提升的內容還是針對孩子的心智開發(fā)課程,或者是親子班。但是我不太同意老人那種說法,如果我們這些成人得到更好的教育,我們一定會比現在出色。上一代人對孩子的關注太粗線條了,只不過那個時代孩子通常有屬于自己的空間,以及兄弟姐妹,朋友做伴,所以他們就大人不在場的童年世界里,摸索著成長起來。有的人因此發(fā)展得還好,有的人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現在這個時代,孩子沒有兄弟姐妹,更多的時候是他和父母互動,同時,這個社會對他們的要求要遠遠高于從前,他們在成長中面臨的競爭也遠遠比從前激烈。綜合這些條件,粗線條的父母已經無法勝任家長的責任。但遺憾的是,出現了很多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父母,他們的線條又變得過細,所以,親子教育的分寸感格外重要。教育不應該是粗放式,而應該是集約式的,但又要防止神經過敏。
網友muguanlin:您認為早教適用于每一個孩子嗎?還是說有天賦的孩子呢?孩子比較聰明的,還是說任何一個孩子(先天條件不好的)?我感覺現在有些機構把早教中心的課程宣傳成一種神童計劃,您認為呢?
孟遷:人的幸福永遠比優(yōu)秀重要。
網友rumengling9806:您好!兒子3歲8個月,喜歡看電視,怎么控制?還是不控制?
孟遷:要控制。但控制的時候要讓孩子明白我們?yōu)槭裁匆@樣做。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覺到我們的善意。
網友潭潭:我兒子1歲半了,昨天晚上把他媳婦領回來了怎么處理,我是收留還是不收留?
孟遷:反正如果是我,我會收留。:)甚至愿意為他們證婚。我認為這是兒童對婚姻敏感期的一種健康表現,另一方面你說你寶貝的魅力還是不錯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