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09-12-14 22:37:36
但要使其完全消除任性行為,尚需幼兒園、家庭協(xié)同努力,循循善誘,逐步實現(xiàn)。邢小朋友定會成為一個天真活潑全面發(fā)展的孩子。
幼兒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是個性和行為習慣發(fā)展的關鍵期。然而,幼兒園的很多幼兒存在任性、脾氣暴躁等不良個性特征,這些可能成為他們健康心理的形成、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以及今后發(fā)展的隱患!毒V要》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幼兒“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因此,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zhì)的形成是當今幼教領域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通過觀察、分析、記錄,以幼兒邢為例,淺談一下任性幼兒的行為矯治。
個案
邢,男,3歲半,小班幼兒。姥姥、姥爺帶大,該幼兒任性、暴躁、易發(fā)脾氣、習慣指揮他人、語言過激、愛哭等。開始時,不愿來園,待老師答應滿足一些條件后,他才肯讓爸媽走。后來,能順利來園,但經(jīng)常是瞪大眼睛、滿臉怒氣、大搖大擺地進班。與小朋友在一起,他經(jīng)常無故推打小朋友,損壞他人的作品,膽小的幼兒經(jīng)常被他弄哭,膽大的幼兒被他招惹后引發(fā)對立情緒,他便說一些過激的話,還大嚷大叫,大哭大鬧,老師問原因,他不理,仿佛很冤就是個哭。在班里,常常情緒暴發(fā),有時說出“我拿菜刀砍了你、拿菜刀剁了你”等過激的話。不過,邢獨立性很強,善于發(fā)現(xiàn)和觀察事物的不同與變化,反應快,能自信的對自己的發(fā)現(xiàn)做出肯定的判斷,懂得關心比他小的小朋友,有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
分析
一、家長性格脾氣的遺傳和影響
在平時與家長的接觸和交談中了解到,家長脾氣不太好,遇事好急,易急躁發(fā)脾氣,稍不如意就吵架,說話聲音大而且含不文明之語。在很大程度上對邢有負面影響。
二、家長的教育方式和教養(yǎng)態(tài)度對兒童的影響
全家視邢為掌上明珠,關愛過度、疼愛有加,特別是姥姥、姥爺對邢百依百順,讓其為所欲為,不愿聽到別人說邢的“不”字兒,甚至“遮丑護短”,“隔輩親”演變成“隔輩溺”。父母有時脾氣一上來就要求孩子必須聽從家長,便強制使孩子聽命,信奉“棒頭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這樣的愛缺乏理智和分寸,過度包容孩子的行為和要求,致使孩子易形成任性、幼稚、反抗、神經(jīng)質(zhì)等不良行為。
對策
1.采取游戲活動進行矯正。針對邢的情況,我在班上設計了一些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邢提高認識,積極協(xié)調(diào)自我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從而減少任性行為的發(fā)生。如,語言
活動“我長大了”,通過觀察、講述,使邢對自己以前和現(xiàn)在進行比較,知道自己長大了,更懂事了。以及語言活動“到×××家做客”。在活動中邢對小家庭產(chǎn)生興趣,積極參加表演,在表演中,既當主人又當客人,學習了不少的禮貌用語,而這些禮貌用語正是他學習熱情待人、互助友愛的基礎之一。又如,音樂活動“找朋友”,小朋友都喜歡找與小朋友友好的孩子,通過有幼兒不想找他,使邢明白以前的許多做法是不對的。通過堅持不斷的進行這些活動,使邢學會用推理的方式去思考問題,提高對自己的認識,領悟到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從而減少任性、過激語言等不良行為的發(fā)生。
2.實行短時間“冷處理”。有時候,老師有必要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故意忽略,特別是對容易沖動的邢,必要時可以實行短時間的“冷處理”。例如一次午睡他故意搗亂、出怪音不想睡覺,老師說了一句:“別出音兒了,小朋友一會兒就被鬧醒了。”邢便大聲說:“我告訴我爺爺去,拿菜刀砍了你。”說完,便大哭起來。當時我想去安慰他,可以前的幾次告訴了我,那樣只能火上澆油,小朋友醒的會更多。于是我沒理睬他,漸漸的他的聲音變小了,見他基本冷靜了,我悄悄對他說:“好孩子知錯就改,老師格外喜歡。”當再活動時遇到他的任性行為,可暫時剝奪其參加某項活動的權利。幾次下來,邢有了很大的進步。
3.抓住時機,及時鼓勵。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捕捉日常生活中有價值的教育契機,進行隨機教育。一次,郭小朋友做手工時因丟了自己的一個小動物而大哭,老師給他一個,他還不要,這時,邢也來安慰郭:“別哭了,老師再給你一個,不也可以做完嗎?哭也沒有用,下次保管好自己的手工別再丟了。”我立即說:“瞧!邢說的多好啊,像個大哥哥,邢以后也不會為一點小事兒而哭鼻子了,對不對,邢?郭,別哭了,我們要向邢學習。邢能做到嗎?”從此,邢一旦要哭,我就以此事鼓勵他,果然進步很大。
4.創(chuàng)設適宜環(huán)境進行疏導。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幼兒在家、在園、在社會都能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積極健康的情感和行為,這就需要教師家長的密切配合。因此我與家長商議在家里設置一個“美勞角”,提供彩筆、剪刀、顏料及各種結構的拼插玩具。讓其盡情的施展,然后家長給予鼓勵。這既是一種心理疏導,又是一種注意力的轉(zhuǎn)移。同時,以榜樣示范、強化邢的正確行為。要求邢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錯誤要事先了解原因,不要用打來解決問題,教會他正確解決沖突的辦法和技能。引導與他人相處時要和氣,有禮貌。
5.建立“邢的故事”家園聯(lián)系冊。邢愛看書、愛聽故事,特別愛聽自己的故事。針對這一興趣點,我為他建立了“邢的故事”家園聯(lián)系冊。即,將他一日進步點和不足以故事的口吻寫下來,然后配上簡單的簡筆畫,交給家長,家長回家讀給邢聽。使邢感受故事的快樂,增強自信,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家長再將邢在家的表現(xiàn)寫下來,第二天,我再讀給所有小朋友聽。為了聽到好聽的故事,邢盡量做的更好。
通過一學期的教育、矯治,邢的任性行為減少了,各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他能高高興興的來幼兒
園,活動中情緒穩(wěn)定了,與媽媽的要求也減少了。變得愛畫畫,有耐心。懂得與同伴友好地玩。懂得遵守規(guī)則,不隨意動手打人,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同伴對他也很認可,經(jīng)常推薦他當組長,這不斷促使他努力控制自己不良行為。但要使其完全消除任性行為,尚需幼兒園、家庭協(xié)同努力,循循善誘,逐步實現(xiàn)。邢小朋友定會成為一個天真活潑全面發(fā)展的孩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