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12-14 00:10:45
六、結束
我們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吧!
把準備的實物放到草地上,“我們去玩一玩、拍一拍、抱一抱、踢一踢、打一打吧!”
精彩實錄:
師:放下一切教具,提問:“我們還可以打什么?”
幼:“打傘”;“打蒼蠅”;“打牌”;“打人”、“打孩子”;“打鼓”、“打球”;“打桌子”、“打我的孩子”;“打過了”。
師:做了一個踢的動作,提問:“老師在踢什么?”
幼:“踢小球”;“踢石頭”;“踢車子”;“踢毽子”。
課后分析:
這次測查一共有5個常見動詞,“抱”、“玩”、“拍”、“打”、“踢”,在幼兒說動詞抱、玩、拍、踢時,一般都是根據教師動作和實物引導說出來的,而在說“打”這個動詞時,幼兒脫離實物和老師動作引導,說了“打傘”、“打蒼蠅”、“打牌”、“打人”、“打孩子”、“打鼓”、“打肥皂”、“打桌子”、“打我的孩子”、“打過了”、“打球”11個詞語,“打傘”與近幾天天氣相關,“打蒼蠅”與季節(jié)相關,“打牌”與爺爺媽媽相關,“打人、打孩子、打鼓、打桌子、打自己的孩子”都與自己相關,“打肥皂”則與方言相關,這說明生活經驗是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在今后的教學中,如何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是一大重點。
2~3歲的幼兒直觀性強,只有在具體的實物面前才會說,因此我們要給他們提供大量的材料,可從名詞、動詞、人稱動詞三個方面著手,從實物說起,引向同類的詞說,讓他們產生聯想,發(fā)展幼兒發(fā)散性思維。在日常生活中,看見什么就讓他們說什么,從教說學一步步做起,逐漸豐富幼兒詞匯。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