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25 09:16:54
導讀: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以每一位幼兒為主體,幼兒園的管理工作以每一位教師為主體。教師追隨幼兒、園長追隨教師,教研、行政相互促進,實現幼兒園、管理者、教師、家長、幼兒的共同成長和發(fā)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頒布,標志著我國學前教育改革又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綱要》以其鮮明的時代性、前沿的導向性、到位的指導性,迅速走遍了全國的每一所幼兒園。遼寧省軍區(qū)幼兒園在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綱要》的進程中,以《綱要》所倡導的現代管理思想、先進教育理念引領著幼兒園的改革與發(fā)展方向,對幼兒園的管理工作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
一、轉變管理觀念,實現從文本管理到人本管理的過渡與改變。
。ㄒ唬淞“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思想,改進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管理策略。我們在管理工作中不斷轉變管理觀念,由上級對下級的要求、布置任務、命令式的各種指令,轉變?yōu)榉⻊张c引導。從而要求管理者的監(jiān)督、檢查職能改變?yōu)榻逃龑、服務指導的角色與行動,成為一線教育工作的支持者、服務者、參與者、協作者。
。ǘ⿵慕邮芩斯芾淼阶晕壹s束、自我管理。以黨支部為領導核心的管理集體與教師平等的參加教育教學活動的設計、組織與開展,策劃、籌備、協調大型活動:慶六一主題活動、畢業(yè)班典禮工作、新年家園聯歡活動等工作,黨員干部身先士卒,起引領、示范作用。與教師、家長已經成為合作的共同體,相互支持配合的新型伙伴關系。管理者的角色與行動轉軌之后,增強了幼兒園鮮活的生命力,全園教職工感受到平等、倍受尊重,工作的熱情高了、積極性、主動性增強了,干勁更足了,從而自覺主動地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工作,全園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增強,由傳統(tǒng)的接受檢查、完成任務型轉變?yōu)榍谟谒伎、?chuàng)造性開展工作。
二、優(yōu)化幼兒園的管理機制,完善內部管理制度。
。ㄒ唬、強化黨支部的監(jiān)督機制和教代會的民主管理制度。我們在管理工作中加強民主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各項制度的建立、修訂與實施,采取教師代表會議、班長會議、全園大會等多種方式產生,充分發(fā)揚民主,聽取員工的意見與要求,支委會討論通過,合理化建議充分采納。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前提下,修訂了教師獎勵制度、各項工作量化細則、各項工作檢查制度,完善教師聘用合同制、各類規(guī)章制度、各類人員崗位職責。使幼兒園的管理制度更加嚴謹、規(guī)范,實現管理的全員化、全程化、公開化。注重發(fā)揮教職工的積極性參與幼兒園管理工作。
。ǘ、嚴格經費管理制度,經費管理透明,內部均衡。在經費管理上,建立經費投入機制。我們本著黨支部把關、計劃管理、群眾監(jiān)督的經費管理制度,做到合理分配、收支平衡、利益均衡。十五期間我園依靠教育自身挖掘,自籌經費解決幼兒園多年房舍、設備、環(huán)境年久失修的棘手問題,徹底改善辦園條件和環(huán)境設施,為幼兒和教職工創(chuàng)造了優(yōu)美舒適、富有童趣的生活教育環(huán)境。
。ㄈ└母镉霉て溉沃贫,拓寬用人渠道。依據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yōu)聘用、嚴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則,完成新一輪教職工聘任合同制工作。十五期間我園離退休教職工有15人,我們嚴格把關用人制度,先后從沈陽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沈陽市烹調高中等單位選用教師10人、炊事員2人,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教職工隊伍的文化層次、專業(yè)水準、年齡結構。
三、引進現代管理手段,優(yōu)化管理的全過程,創(chuàng)優(yōu)質、高效、快捷的管理。
“十五”期間,我園引進了計算機管理網絡,建立了園長辦公管理平臺。要求行政、教學、保健、財務、后勤等各部門均使用微機操作管理,局域網連通,使管理工作適應現代化辦公需要,更方便、快捷、優(yōu)質、高效,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幼兒園為一線教師配備了數碼照相機、錄音筆,捕捉孩子活動、成長的精彩瞬間,建立幼兒成長檔案,真實記錄幼兒發(fā)展變化的全過程。通過現代化的網絡管理技術與手段,減輕了員工的工作勞動強度,使全園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四、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新型開放的發(fā)展觀、教育觀、兒童觀、教師觀、課程觀。
更新教育觀念是前提和基礎,因為觀念引領行動;改革教育行為是手段,只有變革行動才能推動改革;促進教師群體的專業(yè)化成長是關鍵,因為教師是提高保教工作質量的決定性因素。
五、深化教育改革,實施全面發(fā)展的幼兒素質教育。
。ㄒ唬┯變簣@不僅重視物質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更加關注精神環(huán)境的提升,因為要讓每一個人感受到身心愉快,以園為家。幼兒園領導通過黨團活動、工會活動等方式與員工交流思想、溝通感情、增進友誼、促進工作。幼兒園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與孩子互動,為幼兒營造優(yōu)美、舒適、安全、寬松、自由、平等的生活空間,努力創(chuàng)設與教育相適應的、富有童趣的環(huán)境空間,發(fā)揮幼兒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的作用。教師、家長、幼兒間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積極向上的人文精神環(huán)境,給幼兒情感上以積極的影響。
。ǘ┲匾曈變簣@與家庭社會的合作,家長、社區(qū)不再是幼兒園教育的旁觀者,而成為教育的支持者、參與者、合作者。
。ㄈ┯變簣@的環(huán)境由美化、裝飾化轉變?yōu)榻逃、實用化、互動化。墻飾的高度在降低,因為環(huán)境要與孩子對話。教師對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操作少了,幼兒的參與多了,幼兒園真正成為孩子活動的自由天地。
。ㄋ模┯變簣@課程由單一的教育教學模式向寬泛的生活課程延伸。重視幼兒區(qū)域活動、生活活動、自由活動中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創(chuàng)編幼兒手指操、幼兒健身操體現生活教育的特點;一成不變的課程計劃在改變,網絡活動方案更關注幼兒的生活經驗積累、幼兒興趣和需要。
六、關注教師群體的專業(yè)成長,創(chuàng)建研究性組織、學習型集體。
。ㄒ唬╅_展“主題教育活動設計”評比——引導教師在走出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突破教材,開發(fā)出貼近生活實際的、更具童趣的教學素材,創(chuàng)造出生動活潑的、適宜的教育活動。
。ǘ┘哟“教育活動反思與評價”——體現了對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關注與引導,因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反思不但被視為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更是不作“教書匠”,成長為研究型教師的關鍵。
。ㄈ┚幖“教育隨筆、個案追蹤案例”——引導教師們走進童心,與孩子們的心靈對話,解讀兒童的百種語言,在教育中充分感知幼兒,善于捕捉、引申、順應和等待。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以每一位幼兒為主體,幼兒園的管理工作以每一位教師為主體。教師追隨幼兒、園長追隨教師,教研、行政相互促進,實現幼兒園、管理者、教師、家長、幼兒的共同成長和發(fā)展。
遼寧省軍區(qū)幼兒園 羅惠文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