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趙長春 2009-11-23 10:10:13
11月20日是“國際兒童日”。1989年的這一天,《兒童權利公約》獲得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第一部有關保障兒童權利且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性約定由此誕生。20年來,《兒童權利公約》在促進兒童保護、福利和教育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國際兒童日”前夕,記者對芬蘭的基礎教育進行了一番調(diào)查。芬蘭的教育水平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特別是芬蘭的基礎教育,注重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不僅獲得書本知識,也鍛煉動手實踐和人際交往等各方面能力,使他們成為全面、健康的人才。芬蘭兒童一般7歲開始上學,接受為期9年的義務基礎教育。記者近日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太陽灣基礎學校采訪時發(fā)現(xiàn),學校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呵護創(chuàng)造力的幼苗
在芬蘭,雖然各校必須依據(jù)教育部頒布的指導性教學大綱制訂教學計劃,但每個學?梢愿鶕(jù)自己的情況確定不同的教學重點。太陽灣基礎學校的教學重點是對學生進行技術教育,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動手能力。特別能體現(xiàn)這一教育特色的是廣受學生歡迎的手工課。
走進手工課教室,仿佛來到一個小型加工廠?繅Φ墓ぞ吖窭铮R地擺放著各種工具,旁邊還有臺鉆、車床等設備。高年級學生有的在鋸木條,有的用小型臺鉆打孔,有的在用砂紙打磨小凳子。在另一間教室里,幾名男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將電子元件焊接到電路板上,成功地制作出擴音器并播放音樂。
在編織縫紉教室,高年級學生有的在動手設計并縫制各種便裝,有的在用毛衣針編織毛衣。他們時而獨自琢磨練習,時而湊在一起切磋技藝。老師來回巡視,不時給予指點。通過自己動手實踐,同學們不僅能鍛煉動手能力,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同時還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和尊重勞動成果的意識。
信息技術貫穿教學
學生們有一條擴大知識面的重要途徑——電腦。許多學生喜歡在電腦上查詢與所學課程有關的內(nèi)容,在電腦上做各種練習和作業(yè),并將作業(yè)通過網(wǎng)絡傳給老師。孩子們幾乎個個都能熟練使用電腦,并掌握文字、圖形、信息和文件處理的基本技能。有的學生對電腦的精通程度甚至超過老師。
在太陽灣基礎學校,最新的信息技術在授課中得到廣泛應用。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美術課和視覺藝術課。由于使用數(shù)碼相機和手機拍攝日益普及,學校的美術老師除了教學生畫畫,還教他們?nèi)绾问褂脭?shù)碼相機拍攝,如何編輯圖片和視頻,以及如何應用軟件進行電腦繪畫等。在視覺藝術課上,學生可以學習更多相關軟件的應用。
培養(yǎng)良好生活習慣
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應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芬蘭基礎教育對這方面相當重視。在太陽灣基礎學校的家政課上,學生們能夠?qū)W習烹飪、打掃衛(wèi)生和熨衣服。在家政教室里,有多個小型整體廚房,學生可分小組進行實際操作,做出自己喜愛的“美味佳肴”。
和芬蘭其他學校一樣,太陽灣基礎學校為學生提供專職營養(yǎng)師調(diào)配的免費自助式午餐。盡管午餐是免費的,但記者看到,學生們吃多少取多少,基本上沒有浪費現(xiàn)象。他們將盤子里的食物吃得干干凈凈后,自覺地將用過的餐具分類放在指定的地方才離去,前后不過15分鐘。最后,由值日的學生清理餐桌。整個用餐過程井然有序,從中不難看出學生從小養(yǎng)成的良好生活習慣和優(yōu)秀的基本素質(zhì)。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