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幼兒園資源 > 教學論文 > 教育探索論文 > 正文

整合家庭教育資源,開通家園“直通車”

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11-12 12:00:50

說兩句

  導讀:共同研究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是整合家園教育資源的歸宿與出發(fā)點,也是家委會工作的關鍵點,家委會所開展的各項工作使教師與家長彼此有更多的了解,促進相互尊重。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認為: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并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其明確要求家庭教育資源應與幼兒園教育資源有機整合,優(yōu)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圍繞兒童發(fā)展的中心目標、操作運行。在心理學意義上,整合指“在思想上將對象的各個部分聯(lián)合為整體,將神經(jīng)質(zhì)各種屬性、方面、聯(lián)系等結合起來”。據(jù)此價值取向家園整合的基礎與前提應是家園合作。

  家園合作是許多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的確,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有著各自的優(yōu)勢,兩者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的作用雖互有交叉卻又都是對方所不能替代的。幼兒園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幼兒教師懂得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特點與規(guī)律并掌握科學的幼教方法,是專職的教育工作者,其實施的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計劃和有組織的。而家庭教育由于家長與孩子間的特定的血緣關系、新情關系、經(jīng)濟關系,使這種教育具有強烈的感染性、長期性和針對性,教育內(nèi)容豐富復雜,教育方法隨機即時性強,其在兒童發(fā)展中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

  但是,家園合作在幼兒園的傳統(tǒng)教學實踐中存在著認識與形式層面上的兩大誤區(qū);其一為認識誤區(qū)的“一元論”與“單向性論”。“一元論”者認為家長與教師應該“各司其職,孩子在家歸家長管,在幼兒園歸教師管”大家各不相干。“單向性論”者認為家長工作忙沒有時間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并把家長當作僅停留于知識層面的配合要求,

  其二為家園合作層面的誤區(qū)。傳統(tǒng)家園合作模式主要以“家長宣傳欄”“家園聯(lián)系手冊”“家長會”“家長學校講座”“隨訪與家訪”“家長開放日”等以幼兒園為主導的“一邊倒”指導型單向傳送模式。雖然,大部分幼兒園也組織了家長委員會,以期達成幼兒園與家庭的良好互動溝通。但實踐中家長委員會卻存在著較多的問題:1、家委會流于形式,家園雙方地位不對等,具體表現(xiàn)為以幼兒園組織指揮為中心,較少考慮家長的需要和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家委會形同虛設。2、家庭教育指導過程單一,在家似乎有家委會發(fā)表自己意見的機會,但教師活動中常自有“一本位”把家長當聽眾,自己說自己的,不給家長更多思考的時間,其建議與要求很難被家長真正接受并達成共識,影響了家委會參與合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3、幼兒教育局限在幼兒園內(nèi),看不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涇渭分明,家委會的寶貴資源被無形消耗,似乎分工明確卻沒有科學有效地整合。

  其實,家園教育資源的整合對于家庭和幼兒園而言是一個共同受教育的過程。家長的教育知識與能力也需要有一個學習和實踐的過程,整合家庭教育資源,達成有效地家園合力就為家長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機會,能夠幫助家長樹立教育好子女的信心,獲得教育的知識經(jīng)驗,就幼兒園教育而言,在整合家庭教育資源,達成有效的家園合力的過程中可以幫助教師不斷改進和修正教育內(nèi)容和教育方法。同時,整合家庭教育資源,達成有效的家園合力,就能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教育資源并發(fā)揮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兒童發(fā)展。

  整合家庭教育資源,充分發(fā)揮家委會的作用,使幼兒園與家庭之間互動是我園教育工作實踐的基本工作思路。

  新《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這不僅是對幼兒家庭教育看法的改變,更是對幼兒家庭教育作用的肯定和認同。我們在實踐中充分發(fā)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優(yōu)化事例家庭教育資源,使幼兒園與家庭之間互動起來。

  一、充分認識家長委員會的重要性,肯定家庭成員有權利也有責任參與決定有關幼兒的教育問題。

        首先,在成立園級家委員會的同時,在年級和班級二個層次又分別成立了各自的家長委員會,相應承擔不同的管理工作。其次,參考了有關家委會章程資料的基礎上討論通過了“家長委員會章程”,明確家委會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家庭教育,同時增強班級工作的有效性,溝通老師與家長間的相互了解,確保孩子的健康成長,加強學校與家庭在幼兒教育中的溝通與配合,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學生整體教育工作網(wǎng)絡,幫助班級、學生解決遇到的困難。”同時使家庭教育資源與幼兒園教育資源充分整合,家園明確各自職責,充分保障了家長委員會對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參與權。

  二、充分發(fā)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使老師與家長共同研究關于幼兒學習發(fā)展中的問題,觀點和策略成為可能。

  兒童的發(fā)展需要教師與家長分擔權利與責任。如果教師不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情況,那是對家長權利的不尊重;而如果家長不了解幼兒在園的教育,那是不負責。實踐中各年級、班級的家長委員會都依照家長委員會章程制定具體的實施計劃并組織活動。

  (一)考慮家長的學習類型,有針對性地進行家教輔導

  美國教授肯.鄧思和麗塔·鄧思的研究表明,“在每個文化,社會經(jīng)濟階層或者班級內(nèi)部都存在著不同的學習類型”有些人是“視覺”的學習者,還有一些是“觸覺”的學習者。學習類型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取得最佳效果的學習類型不同之別。為此,我們在家委會的計劃組織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家教輔導。1、建議視覺型家委會成員多閱讀“家教信息”,編輯“家教小報”撰寫“家教經(jīng)驗”與老師交流兒童教育的信息。2、引導聽覺型家委會成員多參與“家長會”“經(jīng)驗交流會”“咨詢”等活動,交換家教輔導經(jīng)驗及意見。3、倡導觸覺型家長參與組織集體郊游活動,參觀軍營和解放軍聯(lián)歡活動,聯(lián)歡會的活動設計,輔助文藝演出等,直接感知幼兒園社會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二)整合資源充分發(fā)揮家長的獨特優(yōu)勢

  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強項,家委會在發(fā)揮作用的同時須善于利用家長的獨特優(yōu)勢,擴大優(yōu)勢資源,加大家園整合的力度和效度。1、充分利用家長的職業(yè)優(yōu)勢。不同的家長所從事的職業(yè)是不同的,我們吸收家長加盟老師隊伍,與教師形成優(yōu)勢互補的關系,以充分發(fā)揮整合資源的力量。2、整合家委會組織優(yōu)勢。外出活動的安全是各個幼兒園關注的首要問題,在各班家長委員會的組織安排下,大家有錢出錢設立基金會,有力出力準備交通工具等,并周到考慮活動中的各種安全問題,大班小班南北湖之旅登高望海,海邊抓蟹;托班組織上海野生動物園之旅等活動都組織得井然有序,產(chǎn)生了良好的效果。

  共同研究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是整合家園教育資源的歸宿與出發(fā)點,也是家委會工作的關鍵點,家委會所開展的各項工作使教師與家長彼此有更多的了解,促進相互尊重。同時,通過家委會的整合溝通,有助家園教育達成共識,并尋求到一些解決具體教育問題的辦法。而且通過家委會工作的計劃組織實施,老師可以從家長那里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也可以從家長那里學到更多的東西。

  新《綱要》要求“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學前教育并不僅僅是幼兒園的教育,學前教育應是整合的教育,應是家庭教育資源和幼兒園教育資源的優(yōu)勢互補的整合,我園規(guī)范家長委員會工作,為家委會工作的開展構建良好的操作平臺。由于家委會的參與,及其作用的充分發(fā)揮,優(yōu)化整合的家庭教育資源,其對幼兒的發(fā)展和教師的自我成長都將產(chǎn)生積極地影響!

  浙江省嘉興市河西幼兒園 潘慧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