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幼兒園資源 > 教學論文 > 教學策略論文 > 正文

教師權威在師幼互動中負功能的探討

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11-09 15:50:17

說兩句

  導讀: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教師是以正向平和方式開啟與幼兒的互動,經(jīng)常給幼兒鼓勵、幫助,則會讓幼兒覺得自己是被教師尊重的,因此會產(chǎn)生相應的愉快情緒。

  教師權威在幼兒園這個較為特殊的教育機構中,發(fā)揮作用的基點是教師與幼兒互動行為的發(fā)生,無論是其內(nèi)隱性或外顯性,均在師幼互動中占有絕對的優(yōu)勢。幼兒園中的教師權威是指教師基于社會教育制度賦予的教育權力和本人的內(nèi)在素養(yǎng)、人格魅力而產(chǎn)生的且能為幼兒所認可接受并對幼兒發(fā)展產(chǎn)生作用的影響力。從一些專家對互動行為的調(diào)查研究表明,由教師開啟的互動行為得到幼兒積極響應占事件總量的95.8%,遭幼兒拒絕的占總量的4.2%;而在幼兒開啟的互動中,教師采取拒絕取向的比例為33.5%,遠遠超出幼兒的拒絕取向(其比例僅有4.8%);另外,在幼兒園常有的九類活動中約束紀律占總量的28%,位居第二。由此可見,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王者”,操縱控制絕大部分活動,教師權威使本來就是非對稱相倚型的師幼關系更加不平衡。不可否認它對保障高效便捷的教育活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一旦過度就會轉(zhuǎn)化成負功能,本文擬對此作一探討,以求教于同仁。

  一、教師權威在師幼互動中負功能的表現(xiàn)

 。ㄒ唬⿲е掠變“反抗行為”的發(fā)生

  “反抗行為”是指在要求與多數(shù)意見保持一致,維護班級規(guī)范的狀況下,采取針鋒相對的態(tài)度和行為。眾所周知,教師作為成人世界的代表進入幼兒世界,遵循的是成人世界的規(guī)范,師幼互動的核心是教師按指定的教育計劃、教育方案對幼兒實行教育,教師真正關注的是按自己的價值觀去打造所謂的“好孩子”,很少能從幼兒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在一次調(diào)查問卷中,100名教師有43%認為“管得住幼兒的教師就是成功的教師”。而且,在對教師不滿意幼兒的行為調(diào)查結果表明,教師不僅仍然把幼兒對自己的尊重看得很重,而且不能容忍幼兒有絲毫混淆控制者與被控制者身份行為的發(fā)生。而3~6歲幼兒的主體性意識已有了一定的發(fā)展,當他們所認為的“理所當然行為”突然被禁止時,個體心理產(chǎn)生強烈的反感。而教師面對這種“忤逆”更多的是采用一種強制手段迫使幼兒遵從成人世界的規(guī)范,從而達到控制幼兒行為的目的,維護自己的權威形象,使幼兒變得順從。于是教師的強迫壓制與幼兒的反抗行為便產(chǎn)生了師幼之間的相互沖突,造成了師幼關系的緊張。

 。ǘ┘觿∮變洪g“等級差異”的分化

  “等級差異”是指一定的群體由于受各種因素的限制而分化成各種層次的子群體后所產(chǎn)生的差異。幼兒由于受入園前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個體本來就具有較大的差異,入園后,又因為性格、對知識的接受能力、與同伴相處能力和教師的喜愛程度的不同,在教師眼中漸漸就形成了“討人喜歡的”、“調(diào)皮的”、“可有可無的”三種等級,所以,“等級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從理論上說,它不會阻礙我們的教育,相反,還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思考。但是在現(xiàn)實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權威的存在,教師與那些“討人喜歡的”幼兒發(fā)生互動頻率最多,總是有意無意地偏愛他們,給他們更多的理解關懷,而對后二者更多的是用權威采取強制手段讓他們?nèi)シ䦶摹?ldquo;調(diào)皮的”會有反抗行為出現(xiàn),“可有可無的”則更多的是逆來順受,毫無個性,兩種極端表現(xiàn)的出現(xiàn)加劇了“等級差異”的擴大化,這種教育的不公正性也影響了幼兒對教師的信任,這同樣是教育不公平在微觀領域的表現(xiàn)。

  (三)忽視幼兒心理需求的滿足

  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教師是以正向平和方式開啟與幼兒的互動,經(jīng)常給幼兒鼓勵、幫助,則會讓幼兒覺得自己是被教師尊重的,因此會產(chǎn)生相應的愉快情緒。但在實際互動中,教師與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恰恰相反,教師是幼兒心中的絕對權威,控制一切活動,教師讓幼兒按自己的指令行事,盡可能避免與教師主觀意愿的偏差。最關鍵的是,教師在互動中經(jīng)常向幼兒表現(xiàn)出不滿、厭惡甚至惱怒、憤恨的情感特征。因此對于處于他律階段主要依靠成人評價來判斷自己的幼兒來說,不僅自己最基本的心理需要無法滿足,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幼兒的被愛感、安全感、被信任感與自尊感被剝奪了,這樣助長幼兒的自卑、自我感覺弱小無能等有礙于他們?nèi)烁窠】岛椭C發(fā)展的心理體驗。

  二、教師權威在師幼互動中負功能的成因

  教師權威在師幼互動中負功能是客觀存在的,它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一)社會文化因素規(guī)限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教育史,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我國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簡直就是權威式的教育。體制上,學校教育有嚴格的品級等第,并且依行政官員的等級,進一步強化教師的權威。思想上,荀子就把教師與天地君親并列,“言而不稱師謂之畔,教而不稱師謂之倍”,“師”的地位非常高。在教師面前,學生不能有主見,只能循師所授之理,乃是教師權威絕對化的表現(xiàn)。即使到了后現(xiàn)代的今天,雖然提供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但這種自古就有的幼者卑微的觀念已經(jīng)根深蒂固了。而且,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教學中教師與幼兒行為的主要社會屬性就是“控制與服從”?刂埔坏┻^度就會轉(zhuǎn)變?yōu)閴褐疲尡緛磔^有積極意義的“活動控制”變成了實質(zhì)上的“活動壓制”,從而形成絕對權威,甚至教師在行使這種絕對權威時自己仍處于一種“應然”狀態(tài)。在這種關系中,幼兒在理智上或心理上完全處于被動與服從,對教師的話言聽計從。于是這種長期以來形成的封建道德和社會機制使這種不合理的絕對權威具有了合法性,內(nèi)隱于其中的負功能也就昭然若揭了。

  (二)教師素養(yǎng)的缺失

  “教書育人”這一重要社會角色決定了教師必須擁有高于常人的素養(yǎng),像對沖動的克制能力、榮辱不驚的心態(tài)和道德素養(yǎng)、學識素養(yǎng)都是不可或缺的。不可否定,許多教師是缺乏這些素養(yǎng)的,在教育中容易將權威發(fā)展為“絕對權威”,導致教師權威負功能的出現(xiàn)。例如,有些教師以自我為中心,注重自身感受,將威風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追求所謂行為的“效率”和功利的“最大化”。他們?nèi)?ldquo;鎮(zhèn)壓”幼兒反抗時,不再去對自己的行為做理性的分析,有時甚至失去理性。他們不能從內(nèi)心深處去關愛幼兒,認為和幼兒說太多的道理是浪費時間,他們并不在意自己的行為會引起幼兒的消極情緒。另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對教師的知識儲備和業(yè)務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現(xiàn)實中很多教師安于現(xiàn)狀,道德素養(yǎng)的缺乏、知識的欠缺,使得教師面臨幼兒的反抗或幼兒對一些問題質(zhì)疑的尷尬局面時,更多的是選擇壓制。這種理性的缺乏,自我反思的忽略,壓抑了個性,造成了緊張的師幼關系,權威的負功能也就屢見不鮮了。

  (三)幼兒心理的不成熟

  3~6歲幼兒自我評價尚處于萌芽階段,自我意識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易輕信他人尤其是成人的評價,心理的不成熟致使他們?nèi)狈φ_的自我評價能力和對教師的盲目崇拜。在互動中,當他們向教師尋求關注或撫慰遭受拒絕或厭煩時,他們會以教師對他們的評價為依據(jù)去評價自己。在他們看來,教師說的話具有權威性,教師權威地位勿庸置疑。于是,在失落的同時,他們不會去分析自己錯的原因或是否真的錯了。相反,是對自己能力期望的下降,懷疑自己,自信心消退了,他們不再大膽地向教師表達需要,也不敢違抗教師指令。他們對教師的權威與其說是服從不如說是無奈的妥協(xié),因為他們并沒有從內(nèi)心深處認識到問題的根源所在。而教師可能因為降服幼兒而感到竊喜,繼續(xù)高高在上地維護權威。而在這種權威的高壓下,部分幼兒甚至對教師產(chǎn)生恐懼心理,三年的幼兒園生活讓大部分幼兒明白:按老師要求去做的才是好孩子。于是虛榮得到滿足的同時個體同一性也被壓抑了,創(chuàng)造性與靈性也泯滅了,當今課改中所呼喚生動活潑的教育,發(fā)揮幼兒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也等于是海市蜃樓了。

  三、教師權威在師幼互動中負功能的解決對策

  教育工作者應該在實際工作中認識到權威的同時,做到淡化權威,平衡師幼地位。

 。ㄒ唬┩晟坡殬I(yè)道德素養(yǎng),用“愛”樹威

  教育是人與人心靈的溝通,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思維與思維的碰撞。教育工作的特點決定了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表率。為此,教師要加強自己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用真摯的愛和信任去教人育人,領悟幼兒的行為,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心理空間,這樣才能撥動幼兒的情弦,叩擊幼兒的心扉。這種用愛心建立的權威之樹,通過教師不斷地辛勤澆灌,是可以常青的。

  (二)加強師幼對話,用“公正”強威

  對話具有時代精神,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教育領域中的對話教學是指將師生、生生交互對話作為教學的表征與載體的一種教學活動。在師幼互動中,對話可以讓師幼關系更加富有人性化。傳統(tǒng)的主客體師生關系的認識“導致不平等的權威與服從、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的存在”。而對話的師幼關系存在的前提是民主、平等,“教師和學生作為‘人’相遇在一起并建立一種人格平等的關系,不是異化的‘工具’或‘手段’”。這種原則的存在不僅沒有拋棄教師作為“平等中的首席”的地位,相反,它能使師幼關系得以重構,這種重構后的關系更具有生命力,更符合人性。教師與幼兒在對話中可以更好地向?qū)Ψ匠ㄩ_內(nèi)心世界。在互動的調(diào)研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平時在教師心中默默無聞的幼兒實際上有著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他們也有心思,往往會告訴別人很多關于自己或自己家庭的事情,很讓研究者感到心靈的震撼。試問,如果教師不去和他們進行溝通交流,這些幼兒的特點能被發(fā)現(xiàn)嗎?也許在教師心中他們將永遠都是那么的不起眼。因此,公正對待每一名幼兒,不偏不倚,不僅有利于增強權威正功能的發(fā)揮,而且也使師幼倫理關系煥發(fā)出迷人光彩。

  (三)提高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以“才”生威

  在教育活動的互動中,很多教師對幼兒提出的問題無法回答,因此會出現(xiàn)失落,但如果不及時加以學習反思,勢必會加劇權威負功能的惡化程度。另外,現(xiàn)在有些幼兒知識面相當豐富,即使自身的判斷力不是很強,但隱約會覺得教師說的內(nèi)容并不是唯一的或是正確的,這樣也會降低教師在幼兒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所以,教師要不斷地學習,以“才”生威。要通過與幼兒在教學中的對話,相互學習、借鑒,取長補短,在合作學習中,生成自己的知識,同時也可以發(fā)展幼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每天都應該對自己一天的活動進行總結,認真分析,再根據(jù)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育教學計劃,建立幼兒備忘錄,在學習新理論的同時,聯(lián)系實際,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我們堅信用學識豐富教學,會使自身的權威散發(fā)著由內(nèi)向外恒久彌堅的芬芳。

  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高媛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