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幼兒園資源 > 幼兒園教師心得 > 正文

對兒童話語權的思考

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7-29 19:08:18

說兩句

  前些時候看了一篇題為《兒童嘴巴與五四精神》的文章,作者單中正在文中講述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他五歲的兒子從幼兒園回來說,下午老師用膠布封了他的嘴巴,作者初聽沒有在意,以為孩子在說瞎話,可過了一會兒孩子又間,用有毒的膠布封嘴會不會毒死人。作者很奇怪,覺得似乎有點問題,經(jīng)仔細詢問才知道果然是老師封他兒子嘴巴了。作者找其他小朋友了解,也證實了此事。為什么要封嘴?因為作者的兒子喜歡說話,他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心里有什么想法就會說出來,而老師不能容忍他太強的表現(xiàn)欲和表達欲。雖然這只是一個剝奪兒童話語權的極端例子,但是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阻止兒童說話、發(fā)問,不給兒童充分的話語權,甚至剝奪兒童話語權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這種違背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阻礙兒童發(fā)展的做法,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反思。

  一

  (一)兒童有法律賦予的話語權

  1989年11月20日聯(lián)合國大會一致通過了一項保護兒童的國際性法律文件《兒童權利公約》!秲和瘷嗬s》明確規(guī)定,兒童生下來就是一個權利的主體,他們擁有生存權、發(fā)展權、參與權和受保護權等四大基本權利。公約第十三條規(guī)定:“兒童應有自由發(fā)表言論的權利,此項權利應包括通過口頭、書面或印刷,接受和傳遞各種信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論國界。”兒童有自由發(fā)表言論的權利,包括在幼兒園的教學和活動中有交流、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的權利,也即擁有話語權。兒童有參與權則包括對教學設計、活動安排以及教學活動過程的參與權,這種參與既包括行動的參與,也包括話語的參與,而且話語的參與占有重要地位。兒童擁有話語權是法律規(guī)定的,是任何入無權加以限制和剝奪的。而一些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為了能使活動“正常”開展,阻止兒童說話,不讓兒童表達自己的想法,剝奪兒童的話語權,這是對兒童教育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是對《兒童權利公約》的不尊重。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兒童的成長,難道阻止兒童說話甚至剝奪兒童的話語權,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兒童就成長了,發(fā)展了?話語權是法律賦予兒童的權利,教師應該自覺遵守《兒童權利公約》,還兒童以話語權。

  (二)擁有話語權是兒童自我發(fā)展的內在需要

  用嘴巴說話,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這是人的內在需要,也是人的“天賦”權利。兒童剛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對他們來說一切都是新的。他們要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兒童除了自己的探索發(fā)現(xiàn)外,還必須借助“話語”這一工具發(fā)問、表達、交流,向父母、教師以及其他人頻頻發(fā)問,甚至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父母、教師和其他人的講解或引導,會增進兒童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了解。同時,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他們會逐漸形成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并產(chǎn)生表達的欲望,正如前文講到的單中正的兒子那樣,他們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心里有什么想法就會說出來,具有極強的表現(xiàn)欲和發(fā)表欲。況且兒童只有與教師、父母以及其他人相互交流,相互辯論,才能加深對世界的認識,滿足自己的求知欲。所以,教師應該還兒童以話語權,讓兒童自由發(fā)問,并給以正確的回答和引導;讓兒童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避免壓制、阻止甚至剝奪兒童話語權現(xiàn)象的發(fā)生。同時,教師還應該為兒童的自由發(fā)問、表達和交流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滿足兒童的需要,促進兒童的發(fā)展。

  (三)不能以成人的標準來判斷兒童的正誤

  兒童是一個成長中的具有很大發(fā)展?jié)摿Φ娜,他們有不同于成人的生活世界,不同于成人的生活方式和表達方式,有自己思考問題的方法,有自己對于世界的獨特理解。正如盧梭所說:“兒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情。”如果不了解這些,就無法對兒童進行有效的教育,也無權對兒童進行教育。有些教師對兒童是一個未成熟的發(fā)展中的人的認識不充分。他們之所以阻止兒童表達自己的看法、想法,甚至剝奪兒童的話語權,就在于他們用成人的標準來判斷兒童話語的正誤,把兒童不符合自己標準的看法和想法看作是“無稽之談”“胡扯”,卻不知道這些看法和想法在兒童看來是理所當然的,是完全正確的。兒童以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正確而合理,并在為自己精彩的表達高興時,卻遭到教師的無端制止,這會使他們對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產(chǎn)生懷疑,久而久之,教師即使還兒童以話語權,兒童也會自動放棄這種權利,保持沉默。兒童樂于表達的天性就這么被摧殘丁,其損失是難以估量的。因此,教師必須走進兒童的世界,學會用兒童的眼光看世界,用兒童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這樣就會對兒童的話語少一些挑剔,多一些“寬容”。

  (四)平等的話語權是構建平等對話的師幼關系的前提

  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壞,因此,師生關系一直是教育專家和學者研究的重點。自赫爾巴特所處的時代到現(xiàn)代,對師生關系的認識走過了一個從“教師中心”到“兒童中心”,再到現(xiàn)代教育所倡導的平等對話的師生關系的過程。創(chuàng)建平等對話的師幼關系是時代的呼喚,是新時期教育的要求,也是我國實施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的要求。所謂平等是指教師和兒童在教學活動中擁有平等的權利,即師幼雙方都擁有思考的權利,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權利以及與他人展開爭鳴的權利,師幼雙方作為獨立的個體,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謂對話,不僅僅指教師和兒童通過語言進行爭鳴,而且指師幼之間平等的心靈溝通與交流,它要求師幼彼此敞開心扉,隨時接納對方,顯然這種對話是一種雙向的對話,也是一種彼此的傾聽。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構建平等對話的師幼關系,首先必須打破教師的話語“霸權”,并使兒童擁有話語權。

  二

  兒童只有擁有話語權,他們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才能實現(xiàn)與教師、他人之間話語的雙向交流與溝通。其次要實現(xiàn)話語權的平等。只有實現(xiàn)話浯權的平等,兒童才能真正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并敢于與教師爭鳴,教師會拋棄自己先知者的身份,認真傾聽兒童的想法和看法,并敞開自己的心扉隨時接納兒童,最終實現(xiàn)師幼心靈的雙向交流與溝通,確立平等對話的師幼關系。兒童有了話語權,并且有表達的需要和欲望,并不表明兒童的話語權就能充分實現(xiàn)。如果兒童生活在一種壓抑、嚴肅和恐懼的氛圍里,他會連表達的勇氣都沒有。不給兒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行使話語權,兒童也無法充分實現(xiàn)其話語權。因此,必須為兒童實現(xiàn)話語權創(chuàng)造條件。

  首先,要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要為兒童營造一種屬于他們自己的文化,并充分體現(xiàn)這種文化的精神。教師要堅信兒童擁有異常豐富的、與生俱來的天賦潛能,堅信他們擁有自己獲得知識、處理事務和同伴關系的能力,讓他們處在寬松、和諧、自由、充滿童趣的文化氛圍中。要讓他們“自由地探索、嘗試、犯錯、被糾正,自由地選擇在誰身上投注好奇心、智慧和情感;自由地欣賞由雙手、視覺、聽覺、形狀、材質、聲音、顏色帶來的無窮樂趣,自由地意識到理智、想像、思想能構成事物之間的網(wǎng)絡,并相信這個連續(xù)的網(wǎng)絡能夠移動和震撼世界。”在這種兒童的文化氛圍里,教師和兒童很容易進入積極的對話狀態(tài),師生雙方都能夠自由地表達和交流,碰撞和爭鳴,并彼此傾聽對方的“聲音”。這樣,兒童的話語權才能充分體現(xiàn)。

  其次,教師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話語”環(huán)境,讓兒童有機會行使自己的話語權。如果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老是充滿激情,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兒童連插話的機會都沒有,又如何行使話語權呢?因此,教師無論在教學活動前、教學活動中,還是在教學活動結束后,都要創(chuàng)設“話語”環(huán)境,都要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兒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感受和體驗,并與自己交流和討論。另外,教師可以專門組織兒童就某一事件或某一具體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解決方案。在這種專門的討論、交流環(huán)境中,兒童無拘無束地表達、交流、爭論,其話語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